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村务公开“上墙”更要“上心”

[ 作者:杨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1-21 录入:王惠敏 ]

村务公开是要把涉及国家、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各类事务的处理情况,通过公开“上墙”的形式告知全体村民,从而让群众在参与管理决策的同时,能够有效实施监督。这是关系到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大事。

但一些地方在村务公开上习惯于草率从事,公开的信息不全面,更新不及时,有的只公开群众看不懂的会计科目,有的避重就轻,只公开几个总数据,对上应付检查,对下欺瞒群众,群众想了解的内容不公开,公开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项,还有的村务公开栏纯粹将公开栏锁到屋子里,你想看也看不到,有的公开形式单一,能识字看懂公开栏的在外地打工,在家的老人孩子又大多看不懂村务公开栏,使村务公开形同虚设。

村务公开之所以“上墙”不“上心”,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是由于一些干部工作作风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敷衍塞责、流于形式,认为只要公开了,能过上级检查验收这一关就万事大吉,而不管内容是否全面,也不管群众是不是能看懂。

村务公开要做到既“上墙”又“上心”,就要求基层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村级事务;就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凡事都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短信、QQ进行公开,对在家老年人可通过开“坝坝会”和“广播会”的方式进行公开,使他们能及时知晓村务,主动配合村两委开展好村务工作;就要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土地承包、低保评审、宅基地审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重要村级事务中来,鼓励大家为村级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既要让村干部担当起村务“上墙”职责,也要让干群对墙上的内容多“上心”,多参与,多监督。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