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该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酉水中游、武陵山脉中部。2014年,湘西州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州审计局原副局长黄大健在担任该局驻泸溪县兴隆场镇德堡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骗取扶贫资金。该院通过初查发现,由于监管不到位,黄大健将扶贫工作作为其牟取私利的“摇钱树”——2007年至2008年,黄大健采用虚报扶贫工程项目、虚开发票等手段,骗取扶贫资金共计1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开支。2008年底,州审计局驻德堡村的扶贫工作已结束,但黄大健仍擅自以扶贫工作组名义争取到5万元柑橘产业开发扶贫资金,在2010年与妻弟李山川合谋,采用虚开发票报账等手段将这5万元装进了自己的口袋。(2017年6月14日参政消息)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扶贫开发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也逐渐显现,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湖南湘西这个事件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在精准扶贫中遏制腐败现象,让扶贫的资源能够真正惠及贫困地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是比一般贪腐更为恶劣的,毫不夸张的说:“扶贫资金就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那些对扶贫资源产生邪念的干部,我们要发现一起,严惩一切,绝不姑息。
因此我们首先应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扶贫腐败问题已经发现,必须追查到底。其次要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责任意识,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再次要拓宽举办渠道,通过接受群众投诉举报、监督检查等途径及时掌握一切苗头性信息,将扶贫领域中的腐败扼杀在摇篮中。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