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汪恒:武宁县石渡乡盘溪工业园调研报告

[ 作者:汪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30 录入:王惠敏 ]

一、基本情况

石渡乡盘溪工业园于2000年创办,距县城21公里,座落于盘溪村和丰年村,修武公路旁。目前,园区占地约80亩,以盘溪电站经济为载体的一批劳动密集型、耗电大的企业纷纷落户于此,目前园区共有企业有19家,其中正常经营企业16家(水钻13家、造纸1家、机械1家、工艺1家),停产企业三家(明星锑业、新兴再生能源、华兴包装)。企业用地主要分两种:水钻企业主要以租赁为主,面积大约60亩,购买土地自建厂房的企业只有恒森纸业和明星锑业等,土地面积20亩。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为空白,由于乡级财力有限,乡级财政投入压力大,工业园区功能不够齐全,排污等基础设施不尽完善。

2、工业园目前没有整体的控制性规划,功能分区混乱,土地性质不明确,各类企业都有。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以租赁为主,所以用地类别受到局限,扩展计划难以实施,现有承载能力业已饱和,如目前发展较好的佳星饰品。 同时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只有三家企业(项力群、恒森纸业、鞋厂)

3、由于地理位置和相关政策的局限性,招商引资质量不尽优良,招商项目良莠不齐,加之处于招商引资下游,难以实现精准招商和产业招商,更难以实现招商选资

4、县级层面缺乏对盘溪工业园区政策扶持,同时我乡也对工业园发展也没有全局性统筹规划,产业定位模糊,资源优势难以体现。

5、企业总体实力非常弱。近年来,盘溪工业园主要还是以水钻企业为主,但水钻企业设备都比较落后,完成设备升级的只有一家。同时水钻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没有带动性的大企业。

6、电费成本优势不明显。目前工业园企业水钻用盘溪电站的价格是5.8/度,用电紧张期国网电价为7.8/度。但考虑到盘溪电站属于小水电,税收抵扣比率为3%,导致我乡工业园的电力成本优势不是十分明显。

三、园区建设的几点做法

1、坚持科学规划创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按序时推进的建设思想,确立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定位。在符合县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工业集中区规划为工业生产区、生活服务区、行政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对每个区的区位、面积、建设要求都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并进行详规控制。对园区道路网络、对外进出循环通道以及园区标志和区旗等同步设计到位。

2、坚持一流标准建园。制订园区建设管理规定,根据统

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要求,努力提高园区建设品位。按照规划要求对进入园区的每个项目从平面布置、立面效果、绿化面积、厂房办公用房设计,到围墙风格、墙体色彩、厂区大门宽度及式样等都进行逐个审核,在总体协调的前提下,做到一企一特、一厂一景。点面结合,相得益彰,逐步提高园区整体品味和建设水平。

3、坚持重大项目兴园。坚持从生态环保、高科技含量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项目源头上,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项目入园,禁止化工及污染项目进园。在项目审批上,严格把好进园项目审定关。对一般项目抬高门槛,提高投资强度;对特殊项目(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适当放宽要求;优先考虑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4、坚持优质服务立园。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对进园落户项目全面推行帮办责任制,定期召开园区工作例会、项目施工例会、业主座谈会等。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拆迁安置中的矛盾,一是严格按国家规定及政策标准及时兑付拆迁补偿资金,并规划建设一批居民小区,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二是重视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一方面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吸纳农民就业,一方面通过为园区搞好服务就地消化一批农民就业,再则动员鼓励一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转业。

四、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当前宏观调控日趋严控,银根地根不断紧缩的情况下,盘溪工业园区建设将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思路、创新模式,才能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发展。

1、要在操作方式上求突破。应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将盘溪工业园进行重新洗牌,该撤的撤,该并的并,鼓励水钻企业整合重组,利益共享。整合资金、人才、产业等优势,向水钻企业倾斜。

2、要在开发模式上求突破。当前,盘溪工业园区的开发从规划、征地、基础设施配套到厂房设施建设,直到获得一定的税收收入以及创造就业机会,我乡要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应逐步引进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到运营主要运用市场手段,逐渐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市场行为,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魅力和作用,放权、放手、放心地鼓励开发工业园已有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以及环境竞争力的培植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稳定收入,实施滚动开发。这样,政府既可降低投资成本,又可获得税收收入。

3、要在投资主体上求突破。盘溪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完全靠政府投资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投资主体。进一步降低准入条件,放宽注册资金要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民资外资落户。逐步将工业园区的投入由财政一元投入为主转变为财政、民资、外资多元投入。

 4、要在创新服务上求突破。工业园区在招企业、引项目上,应淡化有形政策,强化无形服务。在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的服务层次,提高各项服务质量。

5、要在构建和谐园区上求突破。随着园区建设规模的扩大,近郊农民逐步失去土地,如何既保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园区快速发展,又保证周边失地农民全面奔小康,需要政府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上、征地补偿分配上、在园区三产服务上、在园区劳动力就业上、在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上转换观念,积极创新模。

作者系江西省武宁县石渡乡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