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有少数老百姓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心态:“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 、“我掐着你玩”。这些都是无理取闹的潜台词。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脱贫表上还要自己签字呢!(11月9日,光明网)
最近几天,朋友圈被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的一篇深夜撰文所刷屏。文章指出,少数扶贫户存在不感恩的心态,认为干部就是应该帮他们做事,进而引申出对贫困户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不同,导致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素养不一样,所以,贫困户中有人存在等靠要这种依赖思想,是不足为奇的。
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求我们现在加快脱贫攻坚工作,以六个精准为抓手,以两保障、三不愁、四个好为目标,让少数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全国上下都将精准脱贫工作当作一号工程来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帮助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也要帮助他们精神上脱贫,这样才是践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群众素质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脱贫致富的源动力。群众的主动脱贫志向,是推动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因,政府帮扶是推动他们致富的外因,只有内因足够强大,才能在外因的作用下,走上富裕的道路。
而对群众进行积极的正面、鼓舞性的教育和引导,正是催发他们产生强大内因的有力推手。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注入在脱贫攻坚中,用各种方式来加强百姓的教育工作,如党员的模范示范、致富带头人的言传身教、到外地学习参观等方式,让贫困户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能脱贫。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所有贫困户都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作者单位:平武县泗耳乡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