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嘉禾县被列入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试点县”以来,全县242个行政村100%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和等级在全省县级城市走到领先行列,基本形成了10分钟到乡镇、20分钟达县城、30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网络,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已初显成效。为全面服务和助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深入,嘉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严把“四关”, 助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应嘉禾县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分值形势的交通安全管理新路子。
  
一、“三级”责任制把好第一道关。
  
    该局交警大队全面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级责任制”,即由各乡镇交管站与各行政村(居)委会、辖区各站(场)、各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之后,由各行政村(居)委会与村民小组签订“安全责任状”,村民小组、站(场)、各单位与属管的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交通安全形势研判会议,分析本单位在交通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着手进行整改整顿。截止目前,全县242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三级”责任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较好的把严了第一道关卡。
  
二、“常态化” 管理把好第二道关。
  
    该局交警大队切实建立和推行 “常态化管理”,做细、做实农村驾驶人基础信息台账、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台账、事故预防基础信息台账、交通事故基础信息台账等日常工作。并在公安交警部门车管所得精心指导下,组织做好摩托车驾驶人的驾考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安全出行意识。截止日前,该局交警大队协助全县各乡镇农村组织办理摩托车驾考知识培训12期,受教育人员超过1000人。通过“常态化”模式,有效强化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较好的把严了第二道关卡。
  
三、“村为主” 管理把好第三道关。
  
    该局交警大队切实依托村委会这个平台,在全县242个行政村建立了交通安全机构组织网络,配齐了交通安全协管员,由交通安全协管员负责登记、建立车辆和驾驶人的台帐,搜集、汇总、上报本村村(居)委会车辆拥有量、驾驶人基本情况,做好各阶段的事故预防和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村为主” 管理,对于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小组” 为单位把好第四道关。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有效整合属管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团代表等力量,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参照其他县(市、区)做法,按照“1+1”的模式,鼓励和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团代表每人联系挂钩一家农户,对其日常交通出行等方面工作进行指导、引导,以全力筑牢交通安全“大防网”,助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又稳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