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是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是实现贫困地区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剂“良方”。
建强基层组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将公道正派、思路活、想干事的人选入“两委”队伍,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返乡优秀农民工中补选村干部,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机制,做到因村派人精准。强化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着力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整合扶贫、农牧、旅游、人社、工会等部门培训资源,采取专题班、上党课、以会代训、参观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形式,重点开展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方面培训,提升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素质能力。
建好四个平台,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一是建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县区政府主动承担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的建设,成立专门从事流转服务的中介公司,给予资金支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是建好农产品融通服务平台。加大扶贫资金对农产品融通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一批冷藏库,以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并把投入的扶贫资金折算成股份,参与分红,以此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建好融资服务平台。尽快在“三农”领域搭建传统网点、自助银行、互联网金融“三位一体”的惠农服务网络,最终构建“金融+互联网”生态圈,尽快发展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担保事业,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建好农产品电商平台。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着力推进宽带网络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快递公司、供销合作社建立服务网点。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
规范资产管理,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全面清查村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健全账目,定期核实,确保资产真实完整。资产权利转让坚持集体讨论,一事一议,按民主管理制度决策。二是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按照“统筹兼顾、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好年度综合财务收支预决算,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三是健全村级经济收入管理制度。对于群众最为关心的土地征用费、拆迁补偿费实行专项核算、专项管理,不要吃光分光。对各类经济收入的管理,通过财务会计核算,不准坐支,严禁私设“小金库”,一经发现按违反财经纪律严肃处理。四是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要提高村级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定期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通报,在公开栏公布,并分别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加大各方投入,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对那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幅较大、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设定标准以上的村委会及优秀村干部分别进行资金奖励。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对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政策优惠,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系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考核督查组组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光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