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夏桐:守住扶贫资金安全底线

[ 作者:夏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1 录入:实习编辑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27日至7月2日在北京举行。6月2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提出,有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

启动扶贫工作,是国家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而提出的一项举措。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每一分钱的使用都是必须专款专用,不应该出现挤占、挪用现象,更不应该出现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现象。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至关重要。

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至关重要。而此次审计的结果,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按理说,像扶贫资金这种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不应该发生诸如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等原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不时发生。

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不坚定、制度不健全、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的。面对社会焦点集聚的脱贫攻坚工作,会有人出现懈怠、懒惰的思想,想着多做多错,不做就不会错,拒绝去落实、去监管、去承担责任。

对 于目前的现状,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一是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职责。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资金和项目监管上。二是建立 健全制度,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与低保衔接。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三是创新资金管理使用方 式,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创新思想,在实践工作中探索中一条适合本地的工作方法。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北川县安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