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明确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保障贫困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就此次试点的政策目标以及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等情况,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机制,赋予贫困县更多自主权。(6月29日 新华网)
“此次试点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地赋予贫困县资金使用自主权,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胡静林表示,通过加大统筹整合力度,支持贫困县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用于解决突出问题,强化薄弱环节。
可以看到, 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之大,措施力度之强,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上下权责不匹配,资金使用不合理、不到位等,个别地方甚至存在扶贫资金被骗取、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
此次试点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央层面20大项涉农资金可用于扶贫,拆掉了资金项目的‘隔栏’,由县里统一安排使用,试点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跨界’使用。这无疑使扶贫工作更精准,资金安排更合理,扶贫资金使用更有效,也体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政治生态。
那么作为拥有自主权的贫困县,更要承担好责任,管好钱、用好钱。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一定要筑牢民生资金使用的“高压线”,确保扶贫资金充分惠及扶贫对象,切实发挥好扶贫等公共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绵阳市安州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