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志勇:既容错也纠错

[ 作者:李志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3 录入:实习编辑 ]

前些日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秉持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实干家。目前的反腐败斗争,既讲底线又讲高线,党的建设既讲三严又讲三实,考察干部既看廉洁又看实绩,评价党员既要看纯洁性更得看先进性,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容错机制的构建,对于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框架、改进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大方向值得肯定。从实践层面来看,很多地方出台了推动建立容错机制的意见和办法,激励干部干事热情,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然而,容错机制奏效,需要纠错机制相辅相成,“容”和“纠”结合起来才是对改革失误或者错误的完整认知。建立容错机制,不是为“容错”而“容错”,不是一句“好心办了坏事”,干部就可以被免责。

虽然是容错,虽然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但也一定要避免重大损失的出现,也就是说,这个风险一定是可控的。纠错机制就是这个“控制开关”,保证改革即便出现负面影响,也不会输出颠覆性的后果。它既是对自身免疫系统的完善,也是对组织再生能力的增强。一个完整、有效的容错机制,需要许多配套措施协同发力。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三都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