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邓帮华:武隆旅游转型升级之策略

[ 作者:邓帮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1 录入:实习编辑 ]

旅游产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旅游产业发展越有势头,越说明人民的生活已经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他们的追求已经不只是在物质,而是提高到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更高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生活享受。所以,旅游产业是人民需要的产业,我们必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我们武隆的旅游产业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而应该在改善交通环境,打造优美风景的基础上,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旅游的内涵发展,不要让旅游漂浮在水面,要增加旅游的内在含量,决不能让旅游头重脚轻根底浅。我们只有实施旅游产业转型,让旅游具有更多的沉淀,才能让旅游成为永远站立的“不倒翁”。

一、利用武隆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

武隆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区。武隆县东邻彭水县、酉阳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区、涪陵区,北与丰都县相连。截止到2013年,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隆县常住人口为35.1万人(户籍人口为41万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武隆采撷了世界喀斯特自然景观众多精华,藏于腹底。辖区内的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龙水峡地缝等景区已经铭刻在许多游客的心里。

国家旅游局在 2011年7月6 日10点20分宣布,武隆5A级景区申报成功。武隆在全国众多众多旅游景区角逐国家5A级景区申报工作中,武隆的喀斯特旅游区成功获得批复,并同时由国家旅游局正式授牌,这是武隆旅游从2007年6月27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之后取得的又一个让全县人民眉开眼笑的大事。在7月6日上午举行的“国家5A级旅游区颁牌仪式”上,国家旅游局是这样赞誉武隆旅游的:“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景观资源好,保护意识强,三个景区分布合理,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区,武隆能够在评估中达到972分的高分,实属不易。”这些赞誉增强了武隆人民的信心,也是武隆人民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赞誉增强了武隆景区的含金量,提高了武隆景区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在中国九大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同时拥有“国家5A级景区”称号的,武隆是属于第五个。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成功获得国家5A级景区的授牌,提升了武隆旅游的整体形象,扩大了武隆旅游的对外影响力。武隆的“申遗”成功和“5A”的申报成功,对于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品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武隆公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武隆手捧这两块金字招牌,必将有力推动“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强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快速提高武隆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必须抓住武隆旅游的优势,让武隆旅游迅速崛起。

二、正视武隆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武隆旅游从1994年5月1日芙蓉洞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为标志,到2014年止,武隆县的旅游之路已经走过了漫长的20个年头。20年来武隆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武隆的游客不断翻番,武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和攀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20年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承受过打击,也丰收过喜悦。正如县委刘新宇书记所说:“做旅游,要耐得住GDP的寂寞,现在的考核方式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做旅游区GDP不会很大,而做工业GDP一下就上去了。”

武隆从1994年开始,我们的旅游产业还只是一点星火,但星火是可以燎原的。由于武隆人坚定了信念,能够耐住寂寞,所以我们的旅游产业能够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呈现梯级快速上升的势态。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在“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的感召下纷至沓来。从旅游开发以来,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接待游客1329万人次,是2006年的10倍;同时推进大改革:做大喀斯特旅游(集团)公司,资产突破60亿元;筹集6.8亿元回购仙女山等六大景区。2012年11月数据统计,全县接待游客16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2%。2013年,全年全县五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75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5千9百万元,喀斯特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企业融资4.2亿元,并实现了旅游服务有效投诉“零”目标。单在2014年“五一”小长假,我县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07.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87%和22.26%。这些数据虽然只是近年来的一种概算,但能够充分说明武隆县旅游产业发展速度由慢到快,由小到大,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这是武隆人值得骄傲的。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正视我们的不足。我们来分析一组数据,2012年武隆旅游收入超过81亿,是一个从经济学上的理论概算,也就是说包括了旅游区各个行业及居民的收入部分。用81亿元除以1616万人次的游客量,平均下来,每个游客的消费还不到500元。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游客的消费并没有淋漓尽致。也就是说游客的旅游消费并没有尽兴,好比他们准备用1000元旅游消费,结果只用了500元,原因是武隆的消费没有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只是消费了震撼世界旅游景点,而没有消费武隆独居特色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健康新概念等,而这些消费内容我们只是在起步,或者还没有开发。

三、实施旅游体验与旅游文化同步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肩负着两个双重任务,既要满足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达到提高地方百姓和人民的经济水平,达到脱贫致富。旅游产业既是一个服务产业,又是一个提高经济生活水平的产业,我们必须做好,并且一定要做好。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遵循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如何成为旅游产品,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有价值,值得研究的课题。虽然目前我们无法从书中找到旅游扶贫开发的现存方法和答案,也就是说无法找到既能够发展旅游业,又能够达到百姓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但是,武隆有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20年旅游开发的许多经验,我们用旅游改变武隆就不愁找不到路子。

市委市政府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坚持“一圈两翼”发展大格局,“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坚持了“全市一盘棋”方针,强化了“一圈”,将“一圈”细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突出了“两翼”,将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这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对象,也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相结合,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有机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发展格局。

根据“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武隆县属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该区域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也是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武隆县强力推进:“中国武隆公园”建设,实施“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与“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异曲同工,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必须保护好生态,必须走绿色崛起之路,我们的旅游开发,不能走出“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不能够违背我们的战略方针,我们只能够牺牲最小的生态,打造最美的旅游。我们在旅游建设中,不能够只重视景点的开发和打造,光重视景点的形象美是不够的,必须要注意景点的内涵美,就像鲜花的美丽,必须要绿叶的衬托一样,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把我们的“自然遗产”和“5A”级风景两张名片翻给游客观赏,让他们了解更多,知道更多,不能让他们走马观花,不能够让游客用一句“地心的震撼”就全部概况了武隆。

精品旅游不仅要有“形”,而且还要有“魂”,就像一棵树必须要有枝和叶一样。“形”只能够触及目光,“魂”能够触及心灵。我们在打造精品旅游中要注意“形”和“魂”的完美统一。

“自然遗产”和“5A”级风景两张名片是武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游客的杀手锏,做旅游品牌在全球传播是非常必要的,但只做品牌是十分狭隘的。武隆有许多地方文化,地方习俗,地方特产,饮食文化艺术,传统的生产生活艺术,传统的工艺,有利益健康的许多体验式运动都有待于开发,这些内容都是游客想要知道的和想要体验的,但这个愿望往往没有能够实现,因此游客的旅游就像喝酒一样没有能够尽兴和进入状态。我们知道,开发这些项目必须要投入人力、物力、经历。目前,我们已经对这些项目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印象武隆”和 “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这两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许多游客。龙舟赛、国际风筝节、露天篝火晚会。露天音乐会,赛马、首个马文化基地的创建活动也让许多游客有了迷恋的心。但目前所开发的项目都存在耗资大,难度大,准备时间长,参与的面不广等缺点。我们要把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都进行开发,让更多的游客能够参与,实现旅游体验与旅游文化同步发展。让更多的游客参与旅游中的各种体验,品味旅游乐趣,延长旅游时间,增加旅游消费,实现旅游完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完美。

武隆的旅游要把自然观光与人文文化融合起来,要把旅游观光与度假休闲融合起来,让游客在旅游和休闲度假中了解武隆的历史,了解武隆的人文文化。长孙无忌这个历史烟云人物,武隆境内丰富的民间传说和佛教遗迹等十分具有神秘色彩,是游客十分想知道的,可是许多游客来了,却不知道。

我们如果把武隆旅游景观与武隆的旅游文化和人文历史等高度融合,搞好资源的综合开发和运营,降低使用门票旅游武隆的过度依赖,实施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目前,仙女山镇已经在积极创设这个转型条件,基础设施、体验场所、宜居环境建设等正在逐步完善,完善了这些基本环境,才能够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需求。

四、让旅游成为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打造“中国武隆公园”,是要把武隆的每个角落都建设成为美丽的公园,当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但我们不能够忘记这个发展方向。

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打包的国家5A级景区让世界震撼,让各国游客震惊。每当我们看到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由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武隆》,想起电影《变形金刚4》和《爸爸去哪儿》的背景画面,自然会对武隆产生浓厚兴趣。

在武隆众多景观中,“仙女山”这个词语已经牢牢地锁在了许多游客的心里,留恋仙女山,就像留恋仙女一样。仙女山地处重庆东部武陵山脉,水流湍急的乌江“天险”从仙女山脚下绕行而过。仙女山海拔2033米,夏季平均气温22度左右。这里春天有江南独具魅力的南国高山草原,夏季有林壑秀美的松杉密林,秋季有神清气爽、天高云淡的皎月星空,冬季有粉妆玉砌的林海雪原。仙女山镇内旅游资源很丰富,不但有国家5A级仙女山森林公园、世界喀斯特自然遗产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等著名景观,而且还有梦幻谷、仙女湖等出名旅游景点,仙女山无需装扮,因为你有最绝的自然风景。在仙女山旅游,乘观光电梯沉入地球的深处,游客能够观赏到大自然的雄奇杰作,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的景观,让游客能够感受地球的心跳,拥有地心之旅。

但是,目前不容乐观的是几乎所有游客都只是重点关注武隆的“世界自然遗产”和“5A”级风景这两张名片。这就造成在黄金旅游季仙女山等地交通涌堵,住宿困难等现象。我们如果扩大了景点的面和点,就能够对游客进行分流,就能够缓解交通的涌堵。

我们知道,“中国武隆公园”有深刻的内涵,“中国武隆公园”包括“休闲旅游公园”、“生态产业公园”、 “靓丽宜居公园、” “魅力文化公园”、 “幸福和谐公园”。我们必须围绕“五大公园”来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发展我们的旅游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说,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从《意见》中我们看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坚定了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信心和决心,《意见》对“乡村旅游”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们必须扩大旅游景点的开发,加大“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才能够满足众多游客旅游的需要,才能够对游客进行分源分流,才能够缓解旅游黄金周的交通拥堵。后坪天坑群的开发、庙垭乡的“油菜花旅游季”观赏、凤凰寨和白云书院等各乡镇景点的打造,都有利于建设“中国武隆公园”。我们只有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景点的开发力度,强力推进“乡村旅游”,才能够满足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游客的需要,才能够真正改变武隆,实现旅游致富的愿望。

在优化旅游环境和开发旅游项目中,最需要的是资金,争取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和其它项目只是资金来源的一个方面,争取社会融资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借别人的手,做我们的事,这样的方法也是可以采取的。我们只有完善和精化了旅游环境和旅游设备,丰富和创设更多的旅游文化生活,才能实现旅游的更完美,文化的更丰富,生活的更愉快。

总之,我们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够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才能够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才能够保障旅游安全,让游客能够安心、放心、快乐地旅游,让旅游成为一种享受,成为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

地址:重庆市武隆县庙垭乡九年制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