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日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贫困户张成德家,总书记进厨房、看卧室,询问生产生活情况,还察看了羊圈、娃娃鱼池、水冲厕所。张成德老伴拉着总书记的手说:“感谢您来看我们,您可是国家的当家人啊。”总书记接过话茬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新华网2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将党员干部角色定位于“人民的勤务员”,这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干群关系新的定位,也是我党一贯遵循的人民公仆角色认知的延伸,体现了“民本”色彩。但必须看到,这些年来错误的官本位角色认知正向社会各领域蔓延,特别是政治领域仍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毒瘤尚未彻底清除,出现“出门有人拎包端水”、“下雨有人打伞”、“看病不用排队”,甚至“酣睡躺着接访”,俨然一副古代的衙门大老爷作威作福,官僚主义毒瘤病入膏肓,为人民群众所诟病。
在公共权力的现实运作中,若角色认知错误,出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必将扭曲其公共的本质属性,使公共权力异化为官员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权力运作的非程序化,破坏制度运行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加之当前信息发布与接收的便捷性,各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更易被曝光于公众视野中,使政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更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削弱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身为人民公仆,做好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做好服务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应尽之责。为此,党员干部必须明确角色认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与公仆意识,清除精英意识带来的优越感,摒弃特权思想;必须坚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关乎群众利益的事,必须认真及时解决好,在细节上做功夫,改进服务质量,为民提供便利,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正确政绩观指引服务方向,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弘扬脚踏实地、务实为民的精神,特别是广大偏远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必须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为广大贫困群众做好勤务工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