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胜:做实四个精准打破扶贫工作四不到位瓶颈

[ 作者:李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07 录入:实习编辑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此壮举将震烁中外。为如期实现此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形式越严峻、任务越艰巨,越锻炼干部的综合能力。目前,已进入“肯嘴硬的骨头”的关键时期,各地区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形式多样的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促进改革的主战场,是助力发展的主阵地,是维护稳定的桥头堡,是服务群众的大本营,也是历练干部的大舞台。面对如此沉重的任务和锤炼的舞台,大部分驻村扶贫干部积极响应、努力作为,推动着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挺近,但依然有少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帮扶方式不到位、驻村态度不到位、人选把关不到位的等情况。笔者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要做到“做实四个精准”。

  加强宣传培训,做实精准识别。部分驻村扶贫干部没有吃透文件精神和上级要求,对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思想上有懈怠,对工作没有尽到全力。对此各级要积极宣传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有关扶贫政策,对精准识别的政策措施、目的要求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统一驻村扶贫干部思想,提高认识。适时举办驻村扶贫干部培训班,听取各扶贫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各有关单位力量推进扶贫工作。为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学习借鉴、相互交流搭建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为驻村扶贫干部做实战前精准识别准备。

  创新帮扶方式,做实精准施策。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对农村工作不熟悉,缺乏群众工作经验,融入新环境慢,造成帮扶方式单一,“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模式的转变还有一定距离。对此要制定工作队年度工作计划,责任分解到人、时间精确到天,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按照精准施策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帮扶,细化帮扶措施,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让贫困户得到精准扶持。对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深入了解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增加“造血功能”,帮扶方式打破争取资金帮助修路、建房等“送给式”帮扶。

  严肃驻村纪律,做实精准扶贫。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因贫困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与之沟通越来越少,工作纪律性不强,没有全身心投入驻村扶贫工作,驻村时间达不到要求。对此要严格执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并与干部奖惩、职务升降、职称评聘、安排使用和单位综合考核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媒体上宣传报道,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借助综合服务平台,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岗情况进行视频督查,对发现问题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使驻村扶贫干部切实发挥精准扶贫的作用。

  选好驻村人选,做实精准脱贫。部分帮扶单位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镀金”为目的,人到岗位心还远,并非本单位最胜任驻村扶贫工作的人员。对此下派人选单位和各级组织部门、扶贫部门要严格把关,层层筛选,选强将、抽能人、挑精兵,把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大局意识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等选派为驻村扶贫干部,为开展好驻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决胜全面小康配备扎实工作队伍,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