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本估价

2009年,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同际金融危机,攻坚克难,低而奋进,逆势而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杜会发展总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一)全力保增长,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全年完成地方牛,产总值128.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1.89亿元、45.55亿元、41.48亿元,增长5.6%22.7%13.2%。完成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45.37亿元,增长76.1%,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财政总收入突破4亿大关,达4.0029亿元,增长17.5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增长20.83%;实现税收2.8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0.86%"一区一园四基地"实现税收1.24亿元,其中经开区798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9亿元,增长18.7%。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5元,分别增长14.8%12.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亿元,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32.8亿元,增长14%

(二)着力扩内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143个,其中新建项目95.续建项目48个,完成投资36.8亿元,是近年来计划实施项目最多、新开工项目最多、新竣工项目最多、项目投资额最多的一年。年内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8个,总投资2.34亿元。全年共审批外资项目1。个,引进内资项目65个,其中引进工业项目58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新增规模工业项目26个,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项目方面,恒生制药、荣阳鞋业、鼎谷一酒业、金利丰陶瓷、诚翔机械等24个项目相继投产。三安矿业二期、衡利丰陶瓷二期工程即将投产。交通项目方面,武广客运专线衡阳县段顺利竣工通车;衡邵高速、潭衡西高速衡阳县段路基土石方、通道涵涧完成97%;衡岳高速路基完成总量60%。能源项目方面,界牌。.5万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渣江变电站。万伏输出工程、3.5万伏渣洪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西渡22万伏变电站建设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县城天然气供气进入试运行阶段。农业项目方面,完成7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4.47万人。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5个,改造中低产田1.75万亩。完成通乡公路改造7.6公里,通村公路水泥硬化369公里。城建项目方面,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面投人运行,县自来水公司4.2万吨扩能项目建成投产。高标准油化了县三中至英陂牌坊段、蒸阳大道城西段等主要干道。中洲公园、船山广场、明翰广场等重点区域全面亮化。8处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英南新区建设拉开序幕,英南大道完成投资额的75%。完成金兰、关市两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及14个村庄整治规划。

(三)努力调结构,产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2.535.332.2,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的比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69.58亿元,增长5.7%。落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3.2万亩,其中优质稻110万亩。种植经济作物3。万亩,其中烟叶13603亩,实现烟叶"两税"1050万元。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1.1万亩,"三边造林"整地1.3万亩。新增农机动力6.9万千瓦,改善灌概面积1.1万亩。出栏生猪218.6万头,出笼家禽185。万羽,水产品总量达5.2万吨。新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家,累计达78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家。工业经济来势喜人。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05亿元,增长。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7%。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一区一园四基地"共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个。骨干企业累计完成技改项目75个,投资23.65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拥有省级著名商标7个、省级名牌产品14个。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4.9%。三产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加快,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860余万元。万源湖景区、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省市"251"工程项目库。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万件,拉动消费5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农家店40个、物流配送3个。投资3亿元的衡阳新合作物流产业园已经省发改委立项。房地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房地产市场交易总量达27.86万平方米,交易额2.56亿元。

(四)大力抓改革,发展活力逐步显现。林权体制改革完成林地勘界137.5万亩,发证面积9.56万亩。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人股等形式,完成土地流转26.19万亩,其中安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租赁方式流转土地面积3085亩。深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华岳动力机械厂、合成药厂、船山公司等3家县直工业企业改制验收和遗留问题的处理,启动瓷泥经销公司等7家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成品油税费改革和交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顺利完成人员接收工作。

(五)倾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有效改善,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加大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力度,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亿元。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385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1.65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大社会保险发放社保待遇2.3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登记参保10.85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3.36%。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完善,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250.36万元,救助受灾群众8万余人次,建设灾后重建房390栋,完成4所乡镇敬老院、5所村级五保之家改扩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完成20个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得到全面化解,公开招聘218名中小学教师,县城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创建了国家级骨干专业,争取了两个国家重点项目。文化工作好戏连台,送戏下乡78场,建成农家书屋70个。县广电局引进资金2000万元,与省电广传媒合作组建了衡阳县广电网络公司。医疗E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井头、演肢、金兰、金溪等四所卫生院新建和改造基本竣工,10所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一期工程98套已交付使用,二期工程346套即将竣工,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00户。全面落实维稳工作机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建设有短板,好项目、大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少,县域经济缺少骨干财源。二是资源加工利用深度精度不够,大多停留在低端生产状态,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三是部分企业尚未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四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五是部分项目建设未按期开工和投入使用。因上级政策因素或业主原因,S210干线改造、杉桥至方大屋公路尚未启动。六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压力很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并逐步解决。

 

二、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增长。一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0个,完成投资55.2亿元。其中,工业:力争陶瓷袖料精料球磨加工、双辊铸轧机、立成名丰化工、湾仕鞋业、中重机械装备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抓好金利丰陶瓷原料、尚卿矿业二期、新德力预应力构件、鼎谷一酒业、业美纸业、荣尔电器等已建成项目投产达产、加快衡利丰二三期工程、恒生制药二期、三安矿业二期、新雁矿业、湖南山苍子种植研究墓地等-批重大续建项目进度。促进利德有陶瓷、协大鞋业、海漾石英石、得阳鞋业、数控机床、中南高新纺织服装城、武汉凯迪发电、三阳科技、王牌广告制作、钢化玻璃、电子产业园、安邦食用油精加工等重大签约项目动工建设。农业:抓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积极申报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完成土地开发1000亩,土地整理15000亩;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小型灌区渠系配套改造180千米,田间渠新建改造120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整修加固山平塘1.2万口。加快城坪冲、界牌电站等7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进程。兴建关市、演陂、舰山、台源等供水工程,解决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日、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紫色页岩绿化提质工程。完成人工造林两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油茶垦复5万亩、市竹垦复5万亩。交通能源:抓好怀邵衡铁路、益委衡高速公路、清江北路延伸至衡邵怀铁路西渡火车站道路建设工作;完成衡西快速干道的规划设计刷和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潭衡商、衡邵高速年内竣工通车,加速推进衡岳高速建设,抓好S210线和国腊公路改造,完成杉桥至方大屋公路硬化,打通九界线、提江至排前、金溪至九峰、曲兰至高汉、井头至静云等五条出县通道,力争年内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力加快西渡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完成金库线(金兰一库宗)、李白线(李坳一白露坳)10千伏线路改造及141个村低压电网改造任务,提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促成1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及光伏产业园动工。商贸、社会事业:全面启动衡阳新合作物流中心、人民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完成县利达垃圾场、湘南船山技校综合实训楼建设。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城乡杜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二要拓宽投资渠道。健全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县城乡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年内争取融资2.8亿元以上。坚持“以地生财、以地聚财”的路子,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县城及乡(镇)城镇规划控制区内、S315线、S210线两旁反中心点.县道、乡道两旁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促进土地最大化升值。整合、盘活国有资产,以资产推进资本运作。进一步搭建好政银企合作平台,采取财政性存款与银行贷款挂钩,继续对本地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给予奖励,促使本地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创造良好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三要增强投资后劲。要超前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精心开发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衡阳县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长远发展后劲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同时,要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把规划编制落实到项目上来,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力争进入国、省"十二五"规划的"笼子"

(二)做强工业经济促结构调整。一要做优园区吸聚产业。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服务集成"的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对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加快"一区一园四基地"水电路讯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县经开区力争投入1.5亿元,完成区内1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铺设联胜路、培园路自来水管网,架设好供电线路;以潭衡西高速公路石市连接线贯通为契机,以界牌瓷泥为依托,着力抓好界牌陶瓷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力争年内引进1-2家规模企业;整合库宗金兰现有林制品加工企业,做强库宗金兰林制品基地。同时,进一步抓好关市、井头、演陂三个特色工业基地建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项目入驻门槛,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驻对没有达到投资强度的企业,要限期达到。建立园区企业进退机制,清理圈而不建,以及占地面积大、投资额度小、建设周期长、创税能力小的项目。同时,抓紧清理园区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为新引进项目落户腾出空间。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托式管理,实现"检查经批准、办事不出园""服务零距离、生产零干扰",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二要扶强支柱集群产业。突出抓好"62。工程",加快发展陶瓷、铁矿采选及加工、医药、制鞋、机械制造、林产品加工业,培育6个年产值分别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除六大产业企业外的20个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规模工业企业达100个以上。以产业链延伸、本地加工配套为抓手,编制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三要创新技术提升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县""质量兴县"战略,强化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研发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品牌、著名商标,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两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努力实现国家级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零的突破。帮助支持中小企业围绕"旗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开展专业配套,重点培育恒生制药、潇峰实业、数控机床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四要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着力发展低碳经济抓好"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十大节能工程"的实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加强县氮肥厂污水治理,让县城人民喝上放心水。抓好韶峰水泥厂、华大水泥厂、华星水泥厂、杉桥煤矿的技术改造,衡利丰陶瓷、三安矿业、振弘陶瓷减排试点工作。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效应,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三)穷实农业基础促农民增收。一是推进特色优势农业上规模。落实种粮政策,把握国家增长千亿斤粮食工程机遇,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量70万吨以上。突出抓好双季稻生产,办好西踱、三湖等五个万亩示也片,严控耕地抛荒,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位子不动摇。大力实施"全省千区万户养殖工程"实现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50万头以上,家禽饲养量3500万羽以上,水产品总量5.4万吨。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0个新增规模养殖户200户,精心打造两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种植烟叶7000亩、优质油菜70万亩、优质棉花10万亩。扶持发展优质水果、蔬菜、种苗基地。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品牌。要充分发挥已引进企业在技术、资金、营销渠道方面的优势,抓好根食、生猪、家禽、油料、竹木等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5个,发展新型合作组织20个。全面启动怡农生精屠宰100万头生产线及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做大金鲲米业、现代米业、鼎谷一酒业、酃渌酒业、三和食品、安邦农资等企业,打造以库宗家具、金城木业、天天见梳篦、芩芳板材、聚峰板材为龙头的林制品加工集群。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水平。坚持"城乡一体,镇村共建"思路,以规划建设示范镇为重点,全面提升乡镇所在地的规划建设水平,逐步改变集镇建设的落后面貌。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对各级和各渠道下拨的支农资金,实行统一编制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项目考核的"三统一"管理办法,发挥最大效益。重点抓好库宗乡华山梅开市级新农村示范片,西渡镇天星英南、金兰镇金沙金兰两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现代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新能源示范村10个。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引导农民加快向集镇和规划居民点集中。

(四)加强城镇建设促扩容提质。一是规划引导要有新成果。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在城乡建设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努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使其更具前瞻性、科学性、适应性。重点完成县城英南新区、城西大道、虎形山公园、英陂片区、槐花片区、英秋大道两厢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县城详规覆盖率力争达100%;完成县城道路系统和绿地景观系统专项规划;全面完成"一区一园四基地"和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3-5个片区的村庄整治规划。二是城镇建设要有新气象。抓好拉开县城骨架的"拓城工程",完成英秋大道、英南大道、洪山中路、联胜路延伸工程建设。抓好提升宜居指数的“惠民工程”。搞好县城防洪堤及风光带建设,启动虎形山公园建设。完成S315南英阪段自来水主管网铺设,清江南路、清江中路、春风路、五福路、文明巷油化改造;搬迁清江路夜宵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向阳北路马路市场、维修一条街;完成背街小巷亮化、船山广场文化长廊、新正街人行道绿化、公厕改造及新建等项目。三是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活动。完善城市市政、园林设施养护作业相城市保洁标准体系。切实加强城市日常管理,严格城市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等各种违法现象。抓好"两点一牌"(夜宵摊点、人行道车辆停放点相门店招牌)及"两场"(洗车场和修车场)整治,开展占道经营作业租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推行文明施工,严格渣土运输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调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实现"门前三包"责任签订的全覆盖。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强化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启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四是乡镇建设要有新特色。要抓紧制定有关政策,突破户籍、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体制性制约,为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创造条件。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抓好金兰、演陂、洪市、渣江、界牌等县内主干道上节点乡镇建设,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3.29%以上。合理划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分配比例。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领域,积极探索BTBOT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年内重点乡镇至少完成两个新建或改造投100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加快三产提升促消费兴旺。一要拓宽领域繁荣商贸服务业。加强对全县专业市场的指导、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兴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15个,有效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重点扶持好蒸阳建材大市场,搞好樟树、金兰、集兵、开发区综合市场建设,抓好城西农贸市场改扩建和马路市场搬迁工作。加快衡阳天生龙农产品冷链储备库及现代物流企业建设。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物业管理、卫生保健、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二要统筹规划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龙头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力争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重点将岣嵝峰打造成国家3A级以上景区,湘西草堂、夏明翰故居、船山纪念馆打捆建成2A级以上景区,市农业示范园建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加快旅游资掘的深度开发,抓好万源湖、宇石寨旅游精品建设;大力扶持星级农家乐示范点,新增2星级以上农家乐饭店两家,完善织女湖、东方庄园体闲类项目建设。按照"挖掘、整理、培育、提升"的思路,打造琼瑶、曾熙、彭玉麟故居和伊山寺等人文旅游品牌。三要扩大消费开拓城乡市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面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两免一补、医疗救助、生猪调出大县等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增强群众消费能力。加强对食品、药品、酒类、成品油、农资等重点商品质量和价格监管创造宽松的市场消费环境。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落实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推进"双百工程""农超对接"和农资连锁经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利用国家促进商品住房消费的措施,鼓励微利商品房开发,努力形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微利商品房、普通商品房协调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积极推动建材下乡。

(六)深化改革开放促活力增强。一要强化改革。按照"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强化责任、严控编制"的要求,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建设项目现场踏勘和综合验收制度,努力做到一票制收费、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面落实财政省管县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继续抓好成品油税费改革和交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力争全县流转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以上。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确保6月底以前完成任务。二要大力招商。要实行专业招商与部门招商相结合、企业招商与园区产业集聚相结合,资源招商与老乡招商相结合。着力解决土地、融资.能源、环境总量等瓶颈制约,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提高招商门槛,促进项目合理布局。紧紧抓住年度考核和利益分配这个关键,进一步落实异地招商"税收分成"政策,大力推进飞地招商,充分发挥各乡镇招商引资的主动性。抓好"回归工程",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和创业能力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形成"人才同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坚持一、二、三产业一齐上,既要重视引进工业项目,也要引进商贸物流、服务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招商引资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促进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七)强化财税征管促保障有力。一是不断做大盘子。按照"壮财源、保运转、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思想,切实加强财税工作。大力培植财源,继续加大对衡利丰陶瓷、恒生制药、三安矿业、尚卿矿业、新雁矿业等5家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促上述企业国地两税实际入库总额突破7000万元,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省管县体制改革新动向,全力打造与省直部门的快速通道,争取更多资金投向衡阳县。坚持依法治税,开展税收专项清理活动,实行定目标、定人员、定时间、定进度的清欠工作责任制;对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进行实时监控,实行电子征管,信息共享;加强房地产、车辆三税、国有资产收益及零星税源等薄弱环节的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边、骗、抗税行为,坚决堵塞跑冒滴漏,确保足额、均衡入库。二是努力优化支出。坚持"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政府性投资逐步向公共领域集中,将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工程、公益事业、正常运转和急需建设的项目。规范重点王程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继续提高完善公务员津补贴管理发放标准,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三是加强财政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出台会议、车辆、接待、采购等财政管理新措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党政机关出国出境等经费实行负增长。严格控制债务规模,探索建立债务偿还新机制,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八)统筹社会事业促和谐稳定。为民办好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责任,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确保省政府下达衡阳县的社会保障、法律援助、扶贫、移民、医疗、饮水、环保等方面共2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狠抓计划生育。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实施党政领导、责任部门、计划生育部门"三线"考核,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努力扭转被动落后局面。积极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系列活动。巩固和扩大劳务基地,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争取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完善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士作,切实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转移续工作。启动破产改制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推动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参加工伤保险,将全县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及时消除拖欠工资隐患。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和医疗、慈善等社会救助体系。认真贯彻残疾人优惠政策,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四项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成500套廉租房、灾民恢复重建房任务。推进教育文化事业。整合教育资源,重点抓好22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4万平方米校舍工程维修加固和重建任务,改善办学条件。到2011年,增加城镇初中学位400个,小学学位450个,基本解决县城"大班额"问题。推动普高、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完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进县城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和网络改造。做好"文化惠民"文章,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改造县文化馆,建好142家农家书屋和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社会管理。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为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命案侦破、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作为工作重点,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信访工作,正确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妥善处置房屋搬迁、土地征用、劳资纠纷、企业改制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产生的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严格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各类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