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人口密度达542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62亩,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这一特殊县情,更有利于资源高效整合,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嘉禾县始终自觉、坚定践行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民生为先谋发展,在充分分析和把握上情、县情、民情的基础上,率先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作为嘉禾科学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规划先行,组团发展上取得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分类制定“六个一体化”的详细规划,全面统筹部署城乡一体化工作。在城乡空间布局上,强化“全域嘉禾”理念,突出功能组团发展,做好分片集中规划。
分片,就是功能分片,充分分析地源、交通、产业等要素,把整个嘉禾分为六大功能板块,即以城关、钟水、车头三个乡镇为主的中心城区板块,以龙潭、袁家、泮头三个乡镇为主的机械制造板块,以石羔、盘江、莲荷、广发四个乡镇为主的休闲旅游、农业板块,以行廊、肖家、普满三个乡镇为主的加工贸易、烤烟种植板块,以坦坪、田心、石桥三个乡镇为主的农产品加工、能源(火电厂)板块,以塘村镇为主的锻造板块。
集中,就是居住集中,落实“扩城强镇建园优村”措施,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城乡人口相对集中、功能分区科学合理,以县城为核心,以五个中心镇为支撑,以“一园五区”为平台,以中心村为节点的新型城镇空间布局体系。
二、产业拉动,项目用地上取得突破
坚持产业支撑、项目助推,促进“四个集中”,即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创业就业向优势产业集中。嘉禾人多地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力破解项目用地的瓶颈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农业龙头项目用地问题。大力推行村集体出地、投资方上项目、吸纳农民就业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同时,以村为单位试点土地信用合作社,在不改变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把承包地有偿存进土地信用社,再由土地信用社把土地贷给农业经营大户使用,充分盘活土地资源。
二是着力解决城镇建设项目用地问题。大力推进土地成片整理和开发,推进城乡建设统规统建,采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办法,扩张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空间。
三是着力解决园区开发项目用地问题。逐步改变一次性补偿征地办法,积极推进“双置换”征地,即宅基地和旧住房置换新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推进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园区开发,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突破园区征地难的困境。
三、整体联动,资金投入上取得突破
坚持内力外力联动,突出抓好五大投资渠道:
一是争取上级投入。争取把嘉禾列为全省湘南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县,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招商投入。坚持“非禁即入”,放开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大力通过招商引资来推进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
三是增加财政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大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等形式,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一体化建设。
四是扩大银行投入。进一步扩大交通投资、城建投资的融资工作,积极筹办财投、农投、水投等融资平台,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五是引导社会投入。充分发挥民营主体作用,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资投劳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投入带动,民生实事上取得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为民办实事。
一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县、乡、村公交网线和站场建设,加快组建城乡客运运输公司,加快制定公交扶持管理政策,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县1000人口以上的110多个村全部通公交车。
二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盘江、泮头、江里、邹山、金山、江峰水库为水源,全县城乡供水划分为六大供水区,共分4年全面完成六大供水工程,其中2010年完成以盘江水库为水源的供水工程,解决17万人口供水。
三是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大力推进优师进村、乡校合格、城乡联动、整体提升,力争到2012年,农村初中、中心学校全面建成合格学校,到2015年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2年。
四是推进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大力扩建县人民医院,加快搬迁县中医院,启动第二轮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村级卫生室建设,力争到2012年,每个行政村建有至少一个卫生室,农村社区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五是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12年,非农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率达60%以上,
六是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扩大城乡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12年,力争城乡医保、低保、养老保险三张网全县100%覆盖,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大社会救济、失业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力度,力争农村五保户80%以上能够集中供养。
七是推进城乡电力资讯网络一体化。大力改造和拓宽电网、电视、电话、移动通信和宽带网,到2012年力争100%的行政村通达通畅。
八是推进生态建设城乡一体化。加大植树造林、卫生创建和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建设生态嘉禾。
五、开放促动,优化环境上取得突破
坚持开放促开发,大力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引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开放突出抓环境:
一是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大处访力度,做到“老信访案件化一件少一件,新信访案件出一个了一个”。强化安全责任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强化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提高公众安全系数。
二是和美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和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嘉禾人勤劳、吃苦、豪爽、热情的人文素养,着力培育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协作互助的主流文化。
三是开放的创业环境。完善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创业平台,积极提供创业服务,激励全民创业。
六、改革推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破除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制约瓶颈。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以“一个增加”和“两个力度”为激励(即落户城镇的农民,可以增加城镇户口享有的各种待遇;可以不变以农民身份享受各种政策、补贴、待遇和不变以农民身份享有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实施“城镇规划圈一批、社区管理改一批、撤村建居换一批、劳动就业转一批”的四项措施,到2012年,实现转移人口4万。
二是土地高效利用改革。建立县、乡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服务中心,并以村为单位试点土地信用合作社,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土地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积极破解城市建设用地制约瓶颈。积极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三是推进撤村建居试点改革。选择有项目支持、群众有意愿的村,积极开展“双置换”改革点,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用宅基地和旧住房置换心住房,通过开展“双置换”加快农村社区化建设。
四是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立足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整合职能相近部门,率先在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上突破。
(作者简介:赵宇,2008年3月起分别任中共临武县委副书记,临武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嘉禾县委副书记、嘉禾县人民政府代县长,2011年12月至今任中共嘉禾县委书记。)
文章来源:2012年1月《湖南领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