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是怎样炼成的

 

  发展观

 

  到2016年,长沙县将迈上五个台阶、实现五个领先,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迈上30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迈上300亿元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迈上45000元和30000元台阶。保持各项工作在中西部地区的排头兵地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在全国领先,城乡统筹水平在全国领先,两型建设成效在全国领先,人民幸福指数在全国领先,社会文明程度在全国领先。

 

  20年,长沙县写下不朽传奇

 

  1992年,长沙县治搬离长沙城区,选址城市东郊星沙镇的一片荒郊野岭。不到20年,星沙成为创业宜居的热土,长沙县成为当之无愧的中部首县。岁月荏苒,激情跨越。长沙县的传奇,长沙县的光荣与梦想,值得世人久久品读。

 

  打下开发建设第一根桩的时候,星沙还是一片荆棘丛生交通闭塞的处女地。从山野农郊,到星沙新城,从蝉鸣蛙叫,到人声鼎沸,从人迹罕至,到商气凝聚。建设者用心血,用汗水,用智慧,垒起了长沙县模式这座丰碑。

 

  公元589年,长沙县有了正式建制。上千年的时空跨越,给长沙县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有帝王兴衰的演义,有才俊雅士的佳话,有抵御外辱的壮举,有中外交流的踪迹。历史的传承,塑造了长沙县人的基因,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血管里流淌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热血。

 

  今天,漫步星沙新城,感觉到的是城市大开大合,气吞万里的豪迈布局:80米宽双向八车道的主干道,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广场,四季常绿满目青翠的园区环境,处处让你感受到一种扑鼻而来的现代气息和开拓精神。最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那传奇般的财富神话,还有那一缕缕带着馨香的清新空气。

 

  作为一个中部省份的县域经济体,长沙县与沿海发达地区县市相比,并不具备区位优势,也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基础。长沙县之所以展现出如此旺盛的发展活力,成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风向标,究其原因,新型工业化,是其跨越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长沙县的工业发展势头极为强劲,全国工程机械之都湖南汽车产业基地,名头日益响亮。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这三家龙头企业的市值,超过全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市值的2/3。它们组成三驾马车,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带动了一个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产业集群。

 

  融入区域经济圈,体现了长沙县跨越发展的谋略。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节点,县域经济仅凭单打独斗,很难做大做强。近年来,长沙县主动融城对接,把自己放在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圈中去考虑,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考虑,积极参与合作与分工,形成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包容的发展空间,借助外力,弥补自身不足,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红利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长沙县的决策者们没有忘记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水涨船高。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突出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长沙县将每年新增财力的70%都用于民生。一项项惠民工程,让人们从自身福祉的改善,感受到了春风般的温暖。

 

  郡县治,则天下安。长沙县的过去,值得铭记。长沙县的未来,更值得我们期待。

 

  见证者

 

  养猪大户改行造奔牛

 

  不养猪,能干啥?近年来,随着长沙县两河流域生猪禁养限养工作进一步推进,不少生猪养殖大户纷纷转产,找到了创业致富的新出路。路口镇路口村生猪养殖大户黄天柱就是其中的典范,他转行从事雕塑行业,成功实现了退养转产华丽转身。

 

  黄天柱是当地有名的生猪养殖大户,他从16岁开始随父亲一起养猪,发展到养猪场猪舍面积近3000平方米,长年存栏生猪达1500多头的规模。去年4月,针对生猪过量养殖对农村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长沙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划定了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号召生猪养殖户退养转产。而黄天柱家的养猪场正好处于禁养区内。

 

  黄天柱参加完全县生猪退养动员大会后,感触很深,回来就下定决心关闭猪舍,退出养殖。去年6月,他就卖了所有存栏生猪,并花了160万元将猪舍改成厂房,然后在网上寻求办厂合作伙伴。不久就有西安的一个雕塑生产项目找上门来。黄天柱觉得雕塑行业大有可为,于是迅速与对方签订协议,办起了一家雕塑加工厂。

 

  决定转行搞雕塑时,村里人包括他的亲人都不是很理解,然而一年后,亲戚朋友都说他有眼光,找到了好路子。他们公司以生产两米以上的巨型城市雕塑为主,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产品也是供不应求,除去改建厂房的成本与技术人员的工资,从去年11月到现在,已经收入10多万元,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60万元,下一步,他还将加大投入,把雕塑厂办成集雕塑加工、艺术家们交流、采风、创作的基地。

 

  大事记

 

  未来5年长沙县将做好6件大事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打造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之都。围绕打造工程机械之都汽车产业集群新版块,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千亿产业、千亿企业。坚持把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加强规划引导,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形成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县城及南部城郊乡镇要按照工业和城市服务型定位,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与长沙市区的无缝对接,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北部乡镇要按照农业生态型定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长沙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分类发展的保障和评价机制,实施差异化的财政、土地、环境等政策。

 

  大力增强区域创新活力。坚持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创新意识,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财富驱动转变。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力争在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着力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包括学术环境、发展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在内的一流创业环境。

 

  大力推进社会服务和管理创新。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全面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大力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坚持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形成符合两型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保护好长沙县的青山绿水。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县有机统一,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营造稳定、公开、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产城融合驱动经济腾飞

 

  长沙县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城市型经济

 

  发展观

 

  早些年,长沙县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制造业一家独大的产业格局。从2008年开始,长沙县全力实施产城融合战略,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为驱动,推动经济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生产、服务、消费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变。在过去的五年,长沙县坚定地提出要像重视工业招商一样重视现代服务业招商,要把产业区建设成为服务业发达的现代化新城区。近三年来,全县重点规划、布局、建设了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包括利用松雅湖退田还湖的契机,打造松雅湖综合开发项目;依托黄花机场扩建的良机,启动长沙空港城建设;抓住武广高铁通车的机遇,引进马王堆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型综合性市场,逐渐形成黄兴市场集群;依托多条高速公路交会的绝佳区位,将安沙建设成全省最大的公路物流中心。

 

  产城融合激发星沙新活力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时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的张庆红就明确提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产城融合步伐的目标。依托产业基础和城市平台,发挥区域优势,适应和满足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松雅湖开发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整个星沙区域的城镇品质和商业业态。以长永高速CBD为载体,实现星沙南北无缝对接,积极引进和培育工业设计、创意研发、服务外包等知识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星沙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为中心,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抢抓武广高铁通车、地铁2号线建设机遇,积极发展高铁经济、地铁经济。依托黄花国际机场的扩容提质升级,规划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区。奠定围绕星沙的北物流、南市场格局,推动安沙现代物流园、黄兴市场群建设,打造星沙大东城商贸圈。

 

  产城融合加快向城市经济转变

 

  在今年的中国共产党长沙县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县委书记杨懿文指出要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以城育产,以产兴城,提升品质,努力将星沙新城建设成为三湘门户之城、山水宜居之城、活力创新之城。推动工业园区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形态开发,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园区经济城市经济转变。新建园区要力争一次性建成产城融合体。实施社区综合开发,建设空间紧凑、功能配套的生活社区,打造人性化的步行空间。坚持以组团式发展优化城镇布局,提高规划水平,加强生态控制,建设山环水绕、各具特色的新型组团城市。

 

  产城融合给力县域经济腾飞

 

  有人问,长沙县为什么跑得这样快?这显然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路径选择、着力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有着密切关联。长沙县注重产业和工业园区管理结构创新,以全球化的视野加快资源聚集,优化产业结构配套,推进制造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以三个1/3”(1/3的地方发展工业、1/3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3的地方用于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的思路,建成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体,全力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着力发展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千亿产业、千亿企业。当前,全县以国家级长沙经开区为龙头的一区八园工业园区体系日臻成熟,园区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不断显现,全县90%的企业都集中在园区,95%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园区。这极大促进了产业聚集和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24家,新入驻的广汽菲亚特、住友轮胎正加速建设中。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长沙县现代服务业急速崛起,近三年年均增速达到27%。正大集团、联通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长沙县,2010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两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23%

 

  见证者

 

  我家饭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又一个秋天如期而至了。对于从小就在黄花镇长龙村长大的姑娘李莎来说,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她常常躺在爷爷做的竹木椅上,吹着凉爽的风,数着天空的星星,思索着:什么时候我可以走出山村,过上舒适、便捷的都市生活?

 

  而现在,宽阔洁净的开元东路从她家门口穿越而过,在她家附近的工地上,机器轰鸣,一座集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新兴产业为一体的工业新城——星沙产业基地正在崛起。对于李莎而言,梦想的轮廓,正因为产业基地的开发和产城融合的推进而日益清晰。

 

  李莎说,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只能住在土砖平房中,周末的时候想去县城星沙买日用品都必须要绕过黄花镇,一个来回要折腾大半天。而现在,开元东路拉直后,李莎一家人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楼房,还在家门口开了个小饭馆。南来北往的车辆众多,产业基地新建了不少园区,饭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以前爸爸在外面做生意,我们一家人也跟着在外面漂着,没有一种归属感。产业基地动工后,一家人决定回到村里,除了开饭馆外,李莎的爸爸还在工地上承包了一些小工程,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富裕而充实。

 

  现在的政策很好,将来这里的发展潜力会很大。望着远方工地上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李莎充满期待。她说,不久的将来,也许她们家的小饭馆会变身成高档的酒店。

 

  大事记

 

  大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崛起

 

  2008年底至20096月,历时半年,名不见经传的团结垸,腾地1.42万亩,转移近万户群众,拉开了星沙产城融合的大幕。

 

  20106月,武广高速带领星沙新城驶入高铁时代,星沙到广州仅需2小时,到香港3 小时。沪昆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投入使用后,星沙到上海只需3小时,到昆明只需4小时。武广高铁和沪昆高铁这两条大动脉在长沙交会,而星沙新城,则是这个大十字上最炫目的一颗明珠。

 

  长永高速CBD、长株潭烟草物流园、安沙物流园、黄兴现代市场群等一批重大服务项目星罗棋布在波澜壮阔的星沙版图,书写了产城融合的又一经典篇章。

 

  2011年初,有着长沙西湖美誉的松雅湖成功蓄水,这座湖南最大的城市湖泊为大长沙刻画出一面灵动秀丽的风景,成就了未来城市的无限荣光。松雅湖管理局负责人承诺,每隔75天换一次湖水,20余公里环湖干道内不搞房地产开发,拟赴美引进环球影城,建成后将免费对社会开放。

 

  20114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宣布长沙空港城建设和人民路空港城段建设开工,预示着长沙空港城正朝亚洲的法兰克福起飞。总投资近百亿、面积达30.69平方公里的黄花国际空港新城,引领两型建设之先导,为未来星沙动车疾驰增添新引擎。719日,黄花机场新航站楼迎客,新跑道建设加速。这意味着,长沙县建设国际空港城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大项目的拉动推动着现代服务业急速崛起,今年长沙县召开的首届现代服务业大会,引进服务业项目63个,签约金额达400亿元。北大青鸟栖息松雅湖,世界级主题公园星沙开建,成就了璀璨夺目的星沙地标;法国达能、标志雪铁龙、正大集团、联通等24家世界500强进驻园区,国际化亮色日益彰显;陕汽环通、广汽三菱、住友轮胎等一大批巨头接踵而来,构建起可与沿海经济体同台竞技的广阔舞台。2010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两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