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叶祝颐:为什么半数农民不愿进城?

[ 作者:叶祝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1 录入:王惠敏 ]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显示,“很想”占11.83%,比较想占21.73%,“一般”占17.45%,“不太想”占24.82%,“完全不想”占24.13%,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另外达到66.1%的农民工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回乡。

“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城镇化率是60%,比2015年要提高约4个百分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中央引导农民进城,提高城镇化率的积极意义毋庸赘言。

但半数被访农民不愿进城,一方面说明农民现实生活状况已经改善,农村生活保障服务正在起步;另一方面,农民对失去土地以后的命运充满担忧。

在我看来,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土地与户口的城镇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农民进城落户不得强制退“三权”,即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推动城镇化,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情况和面临的难处,尊重其意愿和权利。

若城镇化盲目推进,缺乏财力支撑,罔顾农民意愿与感受,会透支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产生尖锐的征地矛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利益受损。这显然不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因此,城镇化应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对进城农民与原居民平等赋权,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镇,防止农民“被进城”十分重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京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