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毕文俊:“新乡贤”到底新在哪里?

[ 作者:毕文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3 录入:吴玲香 ]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新乡贤文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说起乡贤,大家就容易想起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乡绅。今天提出新乡贤,表明当今的乡贤与过去有区别。那么,新乡贤到底新在哪里?

在现实基础上。传统乡绅基本上世居乡村,除了科举应试、入仕为官外,都在乡村安身立命,在乡村公共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些离开乡土的官员退休后,也得告老还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乡土。应当说,乡绅的经济基础、社会根基和文化认同都在乡村。而新乡贤则大都是离土离乡、已经完成城市化的人群,基本上脱离了乡村的日常生活。他们来到乡村,要么是造福桑梓、回报故乡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要么是回乡养老、享受乡村独有的生态、养生等公共产品,而无需过多介入乡村的日常运作。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乡里办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文化支撑上。新乡贤同样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家族宗族观念、孝亲睦邻思想和落叶归根情结,这都是儒家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新乡贤实践又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文化动因。一些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作为乡贤回乡开展服务工作。如德清县要求县级机关党员干部都返乡走亲,参与原籍所在村、姻亲所在村的乡贤理事会。而一些企业家、年轻白领则把现代公益、绿色生态等理念引入新乡贤文化中。如在五水共治中,许多农村的治水都有本乡本土的企业家义务参与其中。得益于这几方面文化理念的共同滋养,新乡贤文化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在地位作用上。在传统农村社会,乡绅是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如,有江南第一家之誉的浦江郑义门,在明代就担任浦江县的粮长,义务为县衙征收皇粮。这个职位并非朝廷任命的官职,而是朝廷让地方乡绅担负的差役。当然,乡绅不仅为朝廷办差,乡里兴学恤孤、造桥筑路、救灾纾困、定纷止争等等,无不有赖于他们的操持。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的是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乡贤理事会等组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活动,主要是基层民主协商的形式,乡贤们则主要起到为村两委班子出谋划策、协助联络和信息沟通等作用。

不过,无论怎样、怎么乡贤的责任义务没有变。孟子曾对此有过论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就是说,一个人与否,关键看他对不中”“不才之人,是还是;照顾贫弱、扶助乡民,这是贤者应尽的责任。责任就是荣誉,责任就是价值。对乡贤这种责任的强调,大概就是许多本已离开乡村的人乐于回乡、乐当乡贤的原因。

应当看到,这些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相当成就。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发展缺人才缺资金缺资源的问题依然存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引导更多根在乡土、情系乡亲的各界人士,投身共建家园、反哺乡土的新实践,显得尤为紧迫、至关重要。

可以想象,一大批有积累、有情怀、有温度的新乡贤下乡亲、返乡亲、回乡亲,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田园图画——扶养贫弱的乡里乡邻,保养宜人的乡景乡貌,涵养文明的乡风乡俗,滋养深沉的乡恋乡愁,支撑起沟通城市与乡村、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公共空间——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新乡贤寄予厚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浙江在线032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