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加速融合带来农金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主要形成了四种模式,即农业合作社主导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带动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动模式。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我国农民合作社已达148万家,其中产加销一体化或专门从事加工流通的占到50%以上;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3万家,销售收入突破7.8万亿元,带动农户1.22亿户;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80万家,年经营收入有望达3500亿元;农产品电商总数已达3.1万家,涉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
顺应农村产业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一号文件”对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行了具体部署,包括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等内容。
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延伸,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实力,也将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空间。涉农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金融机遇。
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加大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销力度,积极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物流和销售体系等。顺应农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的趋势,以供销社创办领办的合作社和国家级示范社为重点,在准入标准、抵押担保、还款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完善推广农业产业链式服务,对联结紧密、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链提供一条龙服务。
要大力支持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以其定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产地市场、县域商品流通市场等为重点,开展全方位金融服务。加强对重点市场内商户的营销,在做好信贷支持的同时,积极拓展结算、汇兑、资金管理等业务。深入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资金需求、抵押担保等特点,创新针对性产品,为大规模服务相关企业做好准备。对接国家“快递下乡”工程,加强与电商的合作,积极为农村快递业务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要积极支持农业多功能拓展。对各地特色乡村旅游景点进行普查,明确支持重点,制定服务方案,开展全面金融服务。研发相关产品,积极支持各地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规划理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