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特色村镇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作者:赵万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2 录入:吴玲香 ]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人数要达到6200万人次,实现收入100亿元,并新建2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今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达100亿元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村镇建设以及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支持发展以规模花卉观赏、田园风光、农耕采摘体验、古镇村落、传统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探索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人数达到6200万人次,实现收入100亿元。

今后3年全省建成18个特色小镇

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紧紧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文化旅游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交叉融合的要求,坚持差异化发展,集聚资源要素,今后3年全省建成18个特色小镇。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新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现有D级危房实现应改尽改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贫困乡村。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新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年内现有D级危房实现应改尽改。

年内新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年内新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和改厕力度。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利用,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

明年年底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打造甘肃新供销为目标,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创新经营方式,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启动推行河长制,确保2018年年底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加强对农村各类改革试点试验的指导督查,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年内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8万人以上

实行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1236”脱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对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年内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8万人以上。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提高贫困户医保缴费政府补助标准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实行低保制度兜底脱贫,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确保享受一二类低保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兰州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