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总会选择最灵活而有效率的方式纵横市场。随着国内私募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小镇这一新兴资本运作模式逐渐在全国各地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北京、江苏、浙江、新疆和福建等地都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基金小镇。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内基金小镇主要借鉴于国外,但并没有完全复制国外模式,小镇分布各地但各有千秋,在协同发展促进金融资源集聚方面作用凸显。不过与此同时,国内基金小镇又暴露出同质化严重、运营主体错位明显等问题。
特色小镇渐次开花
基金小镇在国内方兴未艾,但这一资本运作模式在国外却早已司空见惯。比如美国的格林尼治基金小镇、瑞士达沃斯小镇以及法国格拉斯的香水小镇,都是资本与精英荟萃的行业“重镇”。
以号称“美国对冲基金天堂”的格林尼治基金小镇为例,小镇面积很小,只有174平方公里,却是大约380家对冲基金总部所在地,掌管着超过3500亿美元的资本,单单Bridge Water(桥水基金)一家公司就掌管着1500亿美元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政府眼光长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与高素质人才“强联姻”,达到基金小镇金融集聚效应的快速形成,从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如此,基金小镇积淀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且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健全,经济纠纷少。此外,政府不过多干涉基金小镇的发展,“无形的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在此背景下,国内各地也开始争相效仿设立基金小镇。不过,国内基金小镇并没有完全复制国外运行模式,而是在国外基金小镇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和历史文化等元素。
浙江省的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就是一个主要参考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的范例,在小镇的入驻上重点引进和培育私募证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货)基金、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五大类私募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份,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已入驻各类私募基金机构及金融企业280余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500亿元。2016年一季度税收达到9000万元,新增就业机会10万个。
北京基金小镇则主要吸引包括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基金及相关产业链服务机构入驻,主要作用为承接金融核心产业外溢,突出金融创新带动作用。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7月份,北京小镇已经初具规模,入驻基金机构102家,资产管理规模逾1736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基金小镇作为私募股权领域的高端金融产业园,凭借其天时地利的诸多优势,成为开启京津冀财富管理的又一新支点。
三方联动凸显功能复合性
“基金小镇按市场化方式设立运行,充分利用私募(对冲)基金扎堆惯性,通过打造‘精而美’软硬件环境,吸引各种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的聚集,快速形成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成为金融市场管理财富中一支高素质力量。”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邹萍表示。
邹萍认为,这一新兴的资本运作方式,直接打通资本和企业的连接,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推进基金小镇的规划建设能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也就成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入驻企业而言,可与资本零距离接触,优先获得资本关注;而被投企业充分利用所获资本,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方式的规范,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投资机构则会充分审时度势,洞察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帮助被投企业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和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自身企业战斗力以及协助企业确定清晰发展方向。
“国内基金小镇入驻门槛比较高,一旦入驻成功,高标准的入驻要求会全面提升金融机构的对外知名度,基金小镇的低租赁金和各类补贴全面降低入驻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强其资金的使用效率。”邹萍表示。
事实上,基金小镇不是功能单一的办公地点,而是人、产、镇共同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体。除办公设施外,辅以必要的社区、娱乐配套设施,是一个产业、娱乐、社区的有机复合体,基金小镇功能复合性非常明显。
此外,基金小镇将国内大部分私募基金和高端金融人才从全国各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当地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得到充分扩容,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小镇存同质化隐忧
不过,国内基金小镇虽然蓬勃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被业内人士诟病的隐忧。目前,国内基金小镇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偏远,区域人力资源偏少;运行模式也大体类似,政府引导作用占据制高点;小镇招商标准则大同小异,参照国外现有标杆。
“地方政府为不断扩大基金小镇规模和增强招商力度,通过利用税收、住房补助等多种组合优惠政策来增强对机构、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其他地方政府则争相效仿,形成补贴性竞争的恶性循环,不仅会使各地基金小镇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度减弱,而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其最终将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税收的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平稳发展。”邹萍分析称。
事实上,国内基金小镇的运营模式尽管有名义上的市场化主体,但管理运营受地方政府影响仍然比较大。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地方政府停止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支持,国内不少基金小镇很可能会陷入招商困难的局面。
“在国内设立的基金小镇中,配备有专门的金融监管团队,但其职能的履行存在纰漏,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偏弱。基金小镇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统计分析和风险监测,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市场风险交叉感染。”邹萍表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