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愁理论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现有公开的文件资料,习总书记在两个场合讲话用过乡愁概念。第一次是在2013年的12月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他讲到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时候,他说“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他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的。第二次,是在2015年1月20日在大理湾桥镇古生村,总书记在讲到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提到,“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总书记两次谈到乡愁,用乡愁的概念来谈发展的问题。乡愁最简单、最原始、最本初的概念,是跟思乡病有关。中国古代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在17世纪、18世纪欧洲也有这种再也无法见到家乡的恐惧,这就是乡愁。我们现在用乡愁概念,特别是习总书记用乡愁的概念来讲城市的建设、农村的建设,这是给乡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里包括尊重规律的含义,至少包括了要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城市与乡村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尊重历史文化传承的规律。正如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所以说,乡愁可以成为铭记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精神坐标。我们现在讲乡愁,就是需要把乡愁的内涵落实到我们实际的建设当中,它有一种新的时代内涵。
由此我就联想到了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实践的探索、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方兴未艾,都在向前发展。中央也多次有文件、规划,也有立法,如《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它最基本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重塑城乡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习总书记有一段讲得非常精辟的话,2018年9月份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他说,“在中国不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共存,这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7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我们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种国家战略,是要解决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关系问题。它应该是重塑城乡关系的一种努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当中,首先还是要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乡村振兴战略,这可能也是乡愁内涵的一种外延。
从乡村功能的角度去看待乡村,从乡村特有的功能来理解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角度。党的十八大报告、2018年中央对于乡村振兴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等一系列法规,包括促进法都提出,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在城乡差距的问题上。巩固城乡关系,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当中,中央也反复提出来,要充分发挥农业农产品的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所以就需要从乡村特有的功能来理解乡村振兴。中央农办陈锡文主任曾经归纳提出,乡村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功能,就是必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这是乡村特有的功能,不可或缺。城市越发展,乡村承担的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职能会越来越多。第二个功能,就是乡村承担着为整个国家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功能。因为国家大部分的国土是乡村,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的重点任务主体也是乡村。第三个功能,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城市的文化是融合性的,而乡村的文化更多的体现在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传统,这在大理白族体现的极其充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很大的责任也在于乡村。所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乡村的功能到底发挥的怎样,不仅仅决定于乡村的发展,也决定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从功能的角度考虑,我们在城市、城镇、村庄以及城镇体系的建设当中,要解决这些功能不够明确的问题。理解乡村的功能,理念非常重要。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设方针,就是要突出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一号文件里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口,加强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风格的体制弊端。”文件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统筹县域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的开发、村落的分布和空间布局等等,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县、乡村功能的衔接和保护。这些思想理念,思路、政策要求等,对我们理解乡愁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作者系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1年第4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