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部公布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
环保部2日对外公布《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有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详情点击查看:《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
2、“土十条”会给农民带来什么?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战略部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土十条”提出控制农业污染,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灌溉水水质管理。针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提出一系列严格保护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
3、我国将大力发展农田水利
6日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农田水利条例》,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详情点击查看:七月份 可申请农田水利项目资金了!
4、东北部分农民改种大豆意愿不强
针对国内玉米供应过剩的情况,今年有关部门出台了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政策与措施。不过,由于很多条件尚未具备,玉米改种大豆的现象并不普遍,预计今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变化不大。
5、6月份后“猪荒”还有加剧的可能
现在猪价高,部分养殖户存在惜售心理,而且大家都压6—8月份的高点,加上断档期的存在,现在收猪更加困难了。因此,预计进入6月份后“猪荒”还有加剧的可能,屠宰企业将普遍受制于此。
6、“蒜你狠”价格创四年新高
今年春季20元每公斤的大蒜价格让市民惊叹贵得离谱记者调查发现,进入5月中旬,新蒜上市后,蒜价整体缓慢回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大蒜价格已经达到四年来的最高价。
7、中国奶业振兴正当时!
中国奶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从人均消费水平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水平只有33公斤,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从总消费需求看,随着人口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我国奶类消费需求总量将持续刚性增长。
但近两年,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与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全行业都面临着严峻挑战,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奶农“卖奶难”,亏损面持续扩大,目前已超过50%。
对于如何开创奶业发展新格局,相关专家认为要持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同时,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抓好草食畜牧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扩大奶牛优质饲草种植规模;此外,还要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8、砍了28棵树 多挣7000多元
山西省核桃种植户辛交元4年前不顾妻子的坚决反对,将碗口粗、正在挂果的28棵笨核桃“拦腰砍掉”,嫁接上了优质高产核桃品种。两年后,家住吕梁市石楼县龙交乡寨子上村的辛交元的新品种核桃树产了420斤干果,卖了近9000元,比原来种笨核桃多收了7000多元。而同村的贫困户辛云平种了近20亩笨核桃,有2亩多进入盛果期,却只卖了1300多块钱。有的村民家里7亩核桃,1年只收入1000多元。
辛交元说:“扶贫要先扶智谁都懂,关键是怎么扶出效果。培训搞了不少,请的也是专家,但是老百姓听完后还是老样子,就是因为没基础听不懂。”当初他学技术,师傅手把手在地里教,很容易上手,所以扶智也要接地气,大力推广田间教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