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新型城镇化期待投融资新路

[ 作者:黄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4 录入:吴玲香 ]

——政协委员建言青浦重固PPP项目

羊年岁末,青浦区的重固镇冷不丁地给全市带来一个大利好。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等委员在一件提案中表示。

这份题为关于十三五要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PPP 应成为上海未来建设发展新常态的建议提案,对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非典型城镇PPP探索

地处青浦区东部的重固镇,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镇西一隅,拥有被称为上海的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它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甚至更早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叠压遗存,2001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定为全国150处大遗址之一,这是上海唯一一处国家级大遗址。

汪亮等委员所言的冷不丁,其实有一个过程。

起源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融资机制,是指政府和非公组织共同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提供某种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双方通过签署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从而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彼此监督,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20155月,国务院下文正式明确鼓励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举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此时,青浦区政府和重固镇已在前期近两年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社会资本进行了深入接洽。

今年15日,青浦区政府网站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近日,重固镇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订合作协议,启动重固镇新型城镇化PPP项目。这是上海市首个落地实施的新型城镇化PPP项目,项目合作周期10年,近期投资约120亿元。

这个将整个镇域以 PPP 的模式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案,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核批准,成为迄今为止上海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层面正式批准的 PPP 项目。在国家发改委的PPP项目库中,对上海青浦区重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这样表述:项目性质:鼓励类;项目主要内容:在重固镇域、福泉山遗址公园及未来镇区边界规划设计扩大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通过优化城镇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改善基础设施及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镇域风貌;政府参与方式:股权合作。

重固镇域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5.7万,其中户籍人口1.6万、外来人口4.1万,农业占有一定比例,目前尚无特色大产业,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4.2亿元,经济实力在青浦区处于中等水平——“非典型,而恰恰是没有显著特点的普遍性,使它具备了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PPP试点的样本合理性

期待更好复制推广PPP模式

从各地实践来看,PPP项目应具有需求长期稳定、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点。部分不具备这些特点的项目,在未充分开展适用性评价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往往造成超出政府承受能力、不利于保障政府代表公众利益的后果。PPP模式面临的主要发展难题,还包括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限不清晰,导致政府弱化对社会资本的监管或社会资本不认可政府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的事项保留一票否决权。PPP项目的运行成效,则包括能否在较长的合作期内实现平稳运行、能否圆满实现项目目标,取决于交易结构是否科学、风险分配是否合理、合同文本是否细化等,仍有待时间检验。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总体要求,重固镇新型城镇化建设PPP模式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力争打造 “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江南新水乡建设范本上海城乡一体化示范窗口,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运作中,政府性基金也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而农村集体资产参与新型城镇化PPP项目,更是一大亮点。在整个项目中,重固镇集体经济组织占10%的股权,今后将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有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归于重固镇集体经济组织,让当地农民分享城镇化红利,拥有更多获得感。

重固镇为本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PPP 经验,尽管其模式还将在未来的具体实施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印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务院的推动下,PPP 模式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建设领域投融资的新常态,也必定成为上海建设发展的新常态。提案中,汪亮等委员建议,市委、市府根据本市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快对 PPP 模式的实践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及时梳理本市涉及开发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融资规章制度,对限制或不利于 PPP 模式甚至于产生悖论的,或予以停用、或予以暂停、或予以废除。实时总结重固镇PPP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原则模式,制订本市PPP模式实施细则。明确职责,落实 PPP 方案的审核部门,参照国家在PPP 模式中的项目审核程序,应明确本市 PPP 项目的审核牵头部门为市发改委,建立完全公开透明和公平的工作流程,鼓励和支持基层政府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开展 PPP 模式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优势,努力实现共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联合时报2016-02-2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