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成都市四措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 作者:国家财政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9 录入:王惠敏 ]

一是持续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将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涉及的支农项目支出纳入年初预算统筹安排,通过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按“大专项+任务清单”的要求,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好耕地保护基金和村公资金,改变分散建设和重复补助,以项目整合促进资金整合,集中财力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是推动财政支农投入方式改革。加快推行把政府财政性投入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担保、贴息等方式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探索将财政投入通过涉农国有企业投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注入产业发展;支持国有企业和区(市)县组建涉农产业和社区发展基金;探索将统防统治、集中育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动物防疫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支持国有企业强化担保增信,支持加大“农贷通”风险资金规模,撬动金融涉农投入;积极用好“农贷通”贴息政策,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三是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积极推行资金项目库管理机制,提高涉农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逐步扩大财政绩效评价范围,对乡村战略涉及的重点项目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将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乡村战略实施的预算支出依据;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因素分配法比重,切实增强县级统筹安排能力;大力支持区(市)县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到村到户,促进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有效供给。着力补齐农村农业发展短板,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科技创新、品牌营销、创业孵化、农村电商等农商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领域投入;树立财政开放发展理念,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和村集体及村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其他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力度,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大监督理念为指引,对涉及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的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管,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国家财政部网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