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带来 十九大报告解读 第四篇,“乡村振兴战略”听听专家怎么说。
姬晨:欢迎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老师为我们解读十九大报告!
报告节选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背景
张红宇: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有39年的历史,我们的农业农村包括农民工作都确确实实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从农业角度来看,粮食连续多年实现了延续增长,去年粮食总量已经达到了12325亿斤。
从农民收入角度,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缩小,我们去年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到了1:2.72,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到2016年年底,我们的贫困人口按照2010年的标准已经减少到了4335万。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都在不断发展,包括乡村旅游、互联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农民的收入、就业,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此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农产品加工,初加工主营收益已经达到了20万亿,去年的GDP总量达到了80万亿,换句话讲80万亿里边我们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就占到了1/4。
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硬骨头。我们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包括经营制度改革方面,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对推进规模经营的发展,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所以,39年的改革,特别是这五年间,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确确实实可以用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极不平凡的五年”来概括我们的工作。
里程碑式意义
张红宇:下一步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到底怎么样发展?
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定位非常的高远。事实上,对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实现中国梦,包括“两步走”战略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里涉及到大约11个方面,指导思想、重要任务,包括工作的着力点,方方面面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李国祥:展望未来,我们还是要把农村农业发展起来,让农民也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从长远来看,怎么样为农业农村农民谋一条出路?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它的时代背景非常深刻,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当然,更为主要的是为三农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带来了希望。
讨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
张红宇: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18%,到了去年,我们城镇化率已经是57.35%,全国2.6亿农户,转移进城的农民劳动力已经达到了2.8亿人。换句话讲,平均每一户农民就有一个劳动力已经转移进城了。城镇化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
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么样使农业现代化跟上这个节拍?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已经有明确的发展要求,比如将农业农村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提出要把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作为我们发展的目标,都是从农村农业农民这个角度提出问题,也是从城镇化这个角度提出问题。
城镇化要不断的吸纳和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但农村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农民转移出去了,但农村这一块咱们要把它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样,平衡发展。换句话讲,农民要继续向城市转移富裕的劳动力,包括其他的一些资源,但城里的更多的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实现一体化发展。
李国祥:我个人认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来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就会更加协调。
实际上就是希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将来我们老百姓可以在城市、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农村跟城市一样美好,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张红宇: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一个立体式的、全方位的有关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重大发展战略,它是把“三农”工作从更高的角度和城镇化放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上。
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乡村怎么样发展,让农村成为吸引城里人去的地方,让农民成为另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三农中国(微信公众号)2017-10-2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