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开封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组成4个暗访组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暗访,市住建局驻杞县阳堌镇西杨庄村工作队队长杨军不在岗。5月20日,省脱贫攻坚第六督查组对杞县阳堌镇东杨庄村、西杨庄村进行了督查,市住建局驻村工作队人员均不在岗,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不能说清危房改造政策等。(05-24澎湃新闻)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所以,此阶段的扶贫工作困难多,任务重,来不得半点心浮气躁,来不得任何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扶贫,特别是“挂名式”帮扶。
虽然,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扶贫工作的真抓实干出台了很多制度和细则。但是,一些地方的扶贫乱象还是屡禁不止。部分地方干部还是惯于做表面文章,走形式主义,不深入基层,只是挂个帮扶的名号,类似扶贫队员不在岗,不了解扶贫内容的情况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只是逢年过节到贫苦户走一走,进行象征性的慰问慰问。
一直强调,精准扶贫要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作为扶贫干部,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到底多少?当地发展的制贫因素在哪里?哪些群众需要物质扶贫?哪些群众需要精神扶贫?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扶贫干部到基层深入调查,深入了解,制定方案。可有的扶贫干部贪图享乐,被下派到基层扶贫也是心里郁闷,于是采取虚报扶贫成绩或者找各种理由长期不在岗的方法敷衍塞责,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工作作风作祟。这种扶贫干部不在岗的行为是典型的“为官不为”。这样的扶贫方式不仅让群众寒心,让政府失去民心,也折射出一些党员干部错位的价值观、政绩观和群众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工作的主力军,需要认真对待扶贫工作,真心真意、耐心耐力、细心细致的对待群众,只有真正地务实,真正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消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使精准扶贫真正取得实效。如此,农村整体小康水平就会提高,脱贫攻坚战才能胜利,全面建成小康提速的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