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需要更多青方华式的坚守

[ 作者:白扬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6 录入:吴玲香 ]

5月11日,中共绵阳市委决定追授青方华同志“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在全市开展向青方华同志学习活动,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以“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5月17日《绵阳日报》)

2016年12月20日在脱贫攻坚走访贫困户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8岁的青方华用生命践行了他曾经立下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追寻英雄的足迹,坚守二字始终贯穿着青方华的工作生涯,对他的感动也来源于此。为村民修路他坚守24年,为村民致富发展产业,他坚守20年;突发脑溢血仍带病上岗,他坚守4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还坚守在脱贫攻坚战场的一线上。他的这份坚守为小坝村换来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漫水桥、第一家合作社……。这些无数个第一次为小坝村的人民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带来了盼头。这份坚守源于他家乡的热爱,源于他对信仰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着。他用无私奉献诠释了一名基层农村党员应有的担当,用苦干实干彰展现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如今,距全面脱贫的节点已经越来越近,形势逼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有挑战,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更多“青方华式”的坚守。

一是坚守信仰永不褪色。青方华同志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他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安危和家庭利益置之度外。在他的带领下小坝村全村人民戮力齐心,最终顺利通过了贫困村退出验收。扶贫之路充满艰难险阻要取得最终胜利需要久久为功。党员干部应向青方山同志学习,将坚定的信仰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力。并时常以党章党规为镜,以社会道德为镜,以“三严三实”为镜,对照检视,见贤思齐,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将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坚毅之姿从容面对挑战。

二是坚守初心永不忘本。“一定要修好村里的路,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这是青方华当选小坝村村支书时对全村党员的承诺。承诺有两个内容:一是修路二是致富,24年以来青方华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修路建桥,跑项目促产业,让小坝村成为枫顺乡首个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村。在脱贫攻坚中广大党员要始终怀揣一颗为民之心,把为民造福举过头顶。不忘初心,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不断创新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让党员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领头羊、强心剂。

三是坚守岗位永不言弃。在村支书任上的19年,青方华从未说过放弃。突发脑溢血刚一出院就拐着步子回到了疏散现场,开完扶贫会马上又去走访扶贫户,青方华对于扶贫事业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脱贫攻坚工程浩瀚宏伟,要取得成功必须持续用力。广大党员同志要发扬“钉子精神”把自己定在基层扎在一线,扎实把扶贫工作做深、做细、做好,才能真正保证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坚守人民利益而死,乃是吾辈共产党员之荣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