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近10万的江苏灌云县为防治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通过聚焦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等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严查快办,确保把扶贫资金一分不少地交到群众手中。(3月28日人民网)
腐败是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毒瘤,它的弊端我们有目共睹。近年来扶贫是社会发展的形式所趋,民富则国强,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就必须先让人民富裕起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火热的进行中,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老百姓的生活慢慢的好起来了,贫困户也大量的减少了,但仍有一部分老百姓还处于“三大愁”中。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国家出台了种种政策,下拨了大量扶贫资金,而部分地区的官员却“雁过拔毛”,将魔爪伸向了扶贫资金,笔者认为斩断伸向扶贫资金魔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魔爪,要防。有备无患是古人的用兵之道,此法依然适用于当代社会,一是我国在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上,要加大选拔和考核制度,选任有责任心、正直、具有高素质、高觉悟的人,从源头预防魔爪的潜入;二是加强制度管理,明确的制度条例能让人眼明心亮的记在心里,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守,能够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魔爪,要抓。一是要加强监督,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全民监督,让魔爪没有机会伸向扶贫资金;二是要加大打击力度,充分发挥“打虎”的势头,让企图“雁过拔毛”的人醍醐灌顶,牢记腐败的危害;三是加大惩罚力度,惩罚不是目的,但惩罚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惩罚能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让人对犯错避之远之。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魔爪,要斩。有时候言语的力量是不足的,人总有一种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会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自己偶尔的腐败是不会被人发现被人抓包的,但这因为这种心态导致腐败难断,这时候强有力的行动变成了打击这部分人的有效手段。
国家是大家的家,百姓的福和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福和富,扶贫是为了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钱也许不多,但有时却会成为改变一个家庭的契机,广大官员要自觉提高意识,远离腐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