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某地村长利用扶贫中的权力胁迫本村贫困妇女的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这一起孤立的个案,虽然主要是村干部个人品质问题导致,此案件所暴露出来的扶贫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沉思。(新华网,3月23日电)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蚁之危害,众所周知。较之于“虎贪”、“蝇贪”,其贪腐更靠近群众,更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危害丝毫不亚于“虎贪”、“蝇贪”。人们常言“养虎为患”、“蝇营狗苟”,殊不知放纵蝼蚁将顷大厦、溃堤坝,扰乱百姓生活,让百姓苦不堪言。脱贫攻坚容不得这些“蝇贪”、“蚁贪”,他们的肆意贪腐,把扶贫资金敛入私囊,让贫困户得不到足够的项目资金,让扶贫项目不能落实,不能发挥效果,进而影响扶贫成效,让扶贫工作华而不实,最终影响脱贫攻坚大局。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农村基层村治是保障信息收集真实、扶贫精准到位的关键一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开展任何工作都要公开透明,按程序操作,严防暗箱操作,接受群众的监督。还要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震慑作用,抓早抓小,严格利用党纪国法这把戒尺,严以惩处,毫不留情。唯有如此,方能让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社干部谨慎作为,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事业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