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文件接地气更显以民为本

[ 作者:冯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8 录入:16 ]

扶贫工作连着千村万户,一策一措都牵系着群众福祉。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传导器和宣传册,扶贫文件在联系群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指导扶贫工作的文件存在让人看不懂、形式化等问题,让工作打了折扣、群众摸不着头脑,亟待改进。(1月16日《人民日报》)

庄重严谨是公文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这并不代表,可对群众公开的扶贫文件必须要用空洞的官话、套话才能堆砌出来。扶贫工作有着其特殊性,扶贫工作是直接面向基层的,一些政策往往需要群众有所了解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一些地方部门的扶贫文件呈现文件化、会议化现象,扶贫举措被夸夸其谈的成绩功劳掩盖,得不到透彻的分析,一些硬性的政策及任务也因此而大大缩水,脱贫攻坚进度被极大的阻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扶贫文件若能更加接地气,扶贫工作将更加顺利开展,也更能还原扶贫工作以民为本的初衷。

扶贫文件只有抛掉形式主义才能正确向群众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决策。扶贫工作不是走过场,扶贫文件也不是为了应付,只有少了花哨花边实实在在的扶贫文件才能展现干部“三严三实”的作风,展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让扶贫工作真正取得实效,需要扶贫相关部门,敢于直面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以务实的态度,为民的宗旨正确对待扶贫工作。在撰写扶贫文件上,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通、把症结理清、把办法列明,便于更加直观地传达给群众。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扶贫文件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印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时刻检验着各级干部党员的自身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让扶贫文件更接地气,以民为本,有真义是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脱贫攻坚,关键在人,“人”既指党员干部,也指人民群众,只有党员干部心中有民、勇于担当、苦干实干,才能让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长虹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