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基层干部有软肋—管好基层干部是根本
最近新闻频繁报道某某地县基层干部破坏党风廉政建设的事件,吃、拿、卡、要成为了基层工作开展中的毒瘤存在。四风问题似乎在基层工作中屡禁不止,究竟问题是出在何处,又该如何解决。
近日网曝:济阳县仁风镇群众改造危房还得请村干部吃饭,脱贫攻坚扶贫工作开展屡屡受阻,东方市大广坝库区村干部变卖“死人户口”大肆敛金高达65000万元,平阴县东阿镇残联主任勾结村干部骗取扶持金等等。似乎一切是天方夜谭,但却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党员干部、基层政府人员作为国家社稷的看门人,监守自盗。不免让我们着实寒心,但我们也不能一言蔽之。思想有问题的同志我们该接受处理的应该严惩,正在基层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更要引以为戒。
基层干部素质不够高,党性修养不足的问题在我们幅员辽阔的中国是一个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一是对于基层干部的选举,选举的黑幕、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比比皆是。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件、南充拉票贿选案件印象深刻。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背后透露的本质问题就是修养不够、素质低下的人士往往能够获得机会。提高选举和干部准入门槛,选拔优秀人才,提拔真真切切为人民服务的精英使我们应该守住的第一道关。透明程序,加大行政公开的力度,践行区分原则,让权力在阳光下防腐使我们坚守的第二道防线。二是党员自我党性的修养不足和责任落实的不到位导致问题的出现。党员的门槛是否太低使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党员的后续学习是否滞后也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现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员就应该对其不断的捶打,不断的告诫。将不良的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减少对社会的危害。责任制度的模糊成为了基层人员的工作不踏实,不作为的借口。“踢皮球”现象在基层工作中更为突出。科学分配工作责任,落实责任追查。让干部不敢不作为,不敢恣意妄为,很多问题就可以水到渠成。
审计“八不准”条例,纪检人员办案“四不准”要求,是对我们督查人员权力的标尺。党员干部、基层人员是看门人,那督查人员更是打更人。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国家审计署“80后审计人员”给我们注入一股清流。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犯错的机会越多。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是督查人员该有的觉悟。行使好监督的职责,履行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仅仅是墨守成规,更应该学会创新,不断的深挖新的检查方式,让破坏分子无以遁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