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让村干部“找的到”?

[ 作者:赵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30 录入:16 ]

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村,找不着村党支部书记会怎样?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村干部“走读”现象比例很高,究其原因大致为:一是随着城镇化发展,部分村干部在城区购买了住房,工作圈、生活圈向城镇转移。而城乡交通的便捷和现代通讯的发达,又缩短了城乡之间、镇村之间的时空距离,为“走读”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待遇较低,为了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能提供更多务工或经商机会的城镇成为居住、生活的首选。

但要从根本上杜绝村干部“走读”现象,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加强思想教育。很多地区结合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村干部“走读”问题纳入整改范畴,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村级干部队伍为民服务意识,以作风转变除“走读”之害,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健全规章制度,消除管理漏洞。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管理细则,严格考勤制度,建立请销假制度,一般干部因事、因病确需离开的,必须向村党组织书记请假;村党组织书记因事、因病需离开的,必须向乡镇党委书记书面请假。完善考核制度,实行村干部“走读”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

健全关怀机制。通过民主生活会,七一座谈会,定期与村干部进行思想交流,及时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加大对村干部的误工补助,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村干部办公、生活环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村干部提供良好的环境。

只能切身做好思想教育,才能让村干部在关键时刻找的到。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