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干部任前实绩公示点赞

[ 作者:石三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4 录入:7 ]

据报道,广元市委组织部近日发布干部任前公示时,公示公告中不仅有拟任干部的简历,还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实绩。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选人用人一贯标准。但如何让干部的德才被群众了解和认可,如何让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和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得到群众公认?此次广元市委组织部的作法可谓是一次很好的探索。

“以前那个干部上、那个干部下,我们只晓得啥名字、啥职务、多大年龄等一些简单的情况。”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任前公示上,对干部的简历介绍可谓浓墨重彩,罗列得非常详实,而对干部之前的工作情况和主要业绩却惜字如金,甚至只字不提。这种任前公示虽然符合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但群众却很难监督,难免会让群众产生疑虑。

人民网曾推出调查“干部任用中,那道关口更重要?”,在15400人参与的调查中,近80%的网友将票投给了“群众评价”;16%的网友投票选择了“领导推荐”;“组织考察和任前公示”,合计得票率为5%。可见“金杯、银杯”都不如百姓的口碑、群众认可重要。此次广元市委组织部推行的任前公示制度,正是重群众公认的做法,在任前将干部实绩“晒一晒”,让群众来“看一看、评一评”,验验干部实绩的成色。

其实,干部任前实绩公示制度,不仅能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还能让其他“留下和转任”的干部看到差距、找准不足、明确奋斗方向,倒逼干部干好任内的几年,更要干好任后的几年。让干部明白,只有干出能让上级满意、群众满意的工作实绩来,才能获得提拔,让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者无法得到提拔。

当然,干部任前实绩公示制度的实施,对组织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建立完善干部实绩考核和实绩档案,不然很难对干部的实绩作出甄别和准确评价。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从实践来看,干部实绩任前公示制度的实施,必将有益于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作者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北湖路18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