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记者操作无人机低空掠过改造过后的乱石沟壑,绝壁荒滩,传回的图像令人震撼:梯田线条跌宕,人造林爬遍山崖。老书记的一生,深沉地写在了河南卫辉市唐庄镇的大地上。(新华网:2016年6月7日)
看到这幅画面,大家的目光投向了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身上,1968年,20多岁的吴金印背铺盖上太行山,到狮豹头乡任职。在狮豹头任公社党委书记10多年,他带领群众凿了6个山洞,筑起85道大坝,建了25座小水库,3.8万米水渠,8座公路桥,造田2000多亩。从他调任唐庄镇,将近30年的时间。他带着群众治山治水、改河造田、开山架桥、穿山挖渠、绿化荒山,种林果、搞工业。去年,唐庄镇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50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群众住上小楼,很多家买了车,看病上学就业都在家门口。然而,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却是老书记吴金印带领群众付出了自己几十年的时间为太行山下的狮豹头乡、唐庄镇留下“宝贵财富”,兑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许诺要带他们过上好日子诺言。
实干铸就辉煌。料想把一个“乱石沟壑,绝壁荒滩”改造成“梯田线条跌宕,人造林爬遍山崖”这样的美丽图景,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难以想象。何况用30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唐庄镇发展为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50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而作为一镇书记的自己却仍然穿着他的旧衣服、黑布鞋。单就不论“50亿”的地区总产值,太行山地区并非是东部发达地区,这可是一个镇就超越了西部地区很多县的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十分了不起。吴金印调离下山,挥别狮豹头的时候,本来悄悄地走,被群众看见,结果人越聚越多,送出一程又一程。怎么也劝不回去,群众哭,他也哭。由此看出,他与乡亲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折射出老一辈党员干部艰苦朴素、贴近群众、实干兴邦的宝贵精神财富。
反观当前有些党员干部热衷于吃吃喝喝,迎来送往,思想空虚、精神萎糜、贪图享受,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值得我们警醒。我们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这些古训,要有忧患意识、乐于吃苦。自觉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争当进取先锋,争当节约先锋。要在精神上过得充实,就决不能被物欲所控制。因此,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精神境界。
只要党员干部功夫“深”,“铁锤”亦可磨成“针”。“吴金印曾三次拒绝提拔,至今还是乡镇党委书记。”几十年如一日,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一生深沉地写在了河南卫辉市唐庄镇的大地上,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真正带领群众走向致富的路子,真正做到群众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真的感人至深、令人敬佩。吴书记的事迹深深给我们上了一课。当前正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合格党员。作为党员干部要严于要求、甘于奉献、积极作为;要热爱群众,情系群众,服务群众;要发扬“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只要做到了自身功夫“深”了,再大的难题也能解决,再落后的地方亦可发展。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