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而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第一线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创新,带头创新,发展新产业,推动新发展,把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首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端正指导思想,正视理论创新。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创新,弃形式光鲜之表,务解决问题之本,将理论创新转换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指导。
二是解决基层党建问题,抓实制度创新。目前,基层党建仍存在工作责任感、主动性不强等自身动力发展不足问题,同时,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如何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等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必须通过制度改革创新,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将党建工作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激发起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建问题。
三是突破创新难题,实现科技与文化创新。要破解发展难题,基层党员干部就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改革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创新。
其次,要强化好三种能力。
一是强化学习能力,当好理念学习者。创新的基础来源于深厚的学习和具体工作实践的积累,基层党员干部要将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用于提升基层党建,只有不断强化学习,养成爱调研和爱思考的习惯,方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想人之未所想、做到高瞻远瞩,做人之未能做、找到工作突破口,最终提出精辟的见解、作出科学的决策。
二是强化宣传能力,当好政策宣传者。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的带头者,更要当好政策的宣传者,要深刻把握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开展广泛宣传阐释,营造良好氛围;要统筹把握政策宣传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要转变思想引领、宣传推动的方式方法,切实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三是强化执行能力,当好制度推行者。基层党员干部是宏观政策、中观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落实者,处于执行层面,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和重大担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民,要结合基层环境,学会摸着石头过河、敢于下河摸石、善于借石过河;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所需、所想,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拓展思路,研究新情况,在决策问题时敢于拍板,在解决问题时敢于下注,当好制度的推行者,以创新的精神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