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中央下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意在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要忘记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切身相关的生活问题,尤其对于贫困人口的消灭和减少,要当成一项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坚定不移的抓下去。
时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现状,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之前,尚有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1000多万的极度贫困人口,这些人口长期处于GDP高速增长耀眼光环的背面,国家和社会的富强繁荣并未给他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切实的改善,他们并没有分享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的福祉和成果。
我们经常强调,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好人民的公仆,而不应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而如今,大多数党员干部已经实现了“脱贫”,但是却仍然有那么多的群众处于贫困状态,却被“以GDP论英雄”的部分地方官员长期无视,甚至少数党员干部为掩盖贫困的面貌,不惜花费重金建设“遮羞墙”,来粉饰自身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不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公仆意识”的缺失,更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摒弃。
当然,贫困差距作为改革开放的“副产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备的特征之一,我们经过近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贫困人口数量逐年递减,大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少数的贫困人口必须作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价,尤其对于党员干部群体来说,更是有责任带领贫困人民摆脱困境,走向富足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正切中时弊,尤其对大力发展GDP增长消除为升迁之阶而无视贫困人脱贫工作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们进行了告诫,更对全体党员干部重新审视自己的执政理念与历史使命进行了重申:“人民公仆”,就应该为每一位群众着想;“执政为民”,就应该从“脱贫”做起。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