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领导样应有三大标准像

[ 作者:木三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6 录入:实习编辑 ]

常听人说某领导很有“领导样”,也听到过有人说某领导没“领导样”,还有人说当领导就该有“领导样”。大概每个人心里和眼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领导样”,用以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样”究竟是什么样?(5月12日 人民日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领导样”有很多样,似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对照先进的优秀领导干部,笔者认为“领导样”至少应有三大标准像。

没有身价的“公仆样”。何为“公仆”, 伟人曾用明确的语言界定它:“我们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实,群众内心期望的“领导样”,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办得了实事的“公仆样”。 有些挂职基层的“第一书记”,虽然官不大,但脱下西装就能下地帮老乡干活,张口就能说出谁家“五保”、谁家有大学生,群众对他是真心拥戴。而有些贫困村的联系领导,虽然官不小,但一年也没见他下过基层一次,联系户家有几口人,都叫什么名字,他一个都答不上,群众对他嗤之以鼻。

其实,领导与群众打交道,就像地里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就越重。进得了群众的屋,吃得了百姓的饭;能上百姓的炕头聊天,也能下农民的地头问苦。群众感受不到“官架子”,只有贴心的“公仆样”,才能打开话匣子,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疾苦,解决好他们最关心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样的“公仆样”就是群众爱戴的“领导样”。

以身作则的“廉洁样”。 教成于上化成于下,上行下效。领导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家庭的顶梁柱,其个人形象足以影响他人。若一把手是一个利欲熏心的贪官,那下面的干部以及家人也容易受到歪风邪气的侵蚀,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若一把手是一个严于律己的清官,那下面的人,自然会受到清风正气的熏陶,正所谓“清则无私,廉则生威”。

职高位尊当自重,权势显赫须自省。领导干部只有始终把“清、慎、勤”视为“仁者之德,为官之宝,从政之本”,懂得“为官清廉是本份,服务人民是天职,奉献社会是责任,为党增光是固守”的道理,以身作则自觉抵制“私欲”膨胀,摒弃“利欲”攀比,战胜“物欲”诱惑,清白为人,清廉做官,踏实干事,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如此“廉洁样”才是人们敬佩的“领导样”。

带民致富的“担当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官职有大小责任无高低,无论是哪一级政府领导,作为一把手,都有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然而我们许多领导,当“太平官”思想严重,为官一任碌碌无为,没有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而有的领导,则将自己视为“过客”,将任职地视为“跳板”,天天想的是用形象工程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于是花架子、形象工程遍地都是,地方经济发展毫无起色不说,还拖累了当地财政。

古语云:“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作为地方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领导者,要有带民致富的“担当样”,不能“只顾自己的帽子,不顾群众的肚子”,干事创业也不能做样子、摆花架子,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依据发展实际,实实在在拿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此“担当样”便是人们喜爱的“领导样”。

作者单位:绵阳市游仙区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