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生态经济效益

[ 作者:韩喜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9 录入:吴玲香 ]

眼下,植树造林正当时。而笔者走访了几个造林点,发现农民非常喜欢乡土树种。他们说:宜栽、宜养、宜活、成本低。

乡土树种是指在当地广泛分布、长期种植、长势旺盛、能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应,并能自然演替、自然繁育的树种,这些树种经过了历史及自然环境的选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有些树种虽不是鄂尔多斯的原生树种,但在鄂尔多斯已经扎根很长时间,和鄂尔多斯的本土树种已融成一家。例如,沙棘就是一种适应鄂尔多斯当地的自然气候、土壤等生长环境,对当地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都很容易,而且沙棘在砒砂岩区、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能有效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护路护岸等作用。特别是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两个48%,即48%的沙漠(毛乌素和库布其)和48%的丘陵沟壑区,即大都为砒砂岩地区,该类地区过去每年给黄河输入的粗泥沙多达4亿吨,是造成天河的主要地区,也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所以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种植沙棘,遏制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通过沙棘工程建设,极大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沙棘林种植5年后每年平均固沙2.2厘米,相当于每公顷固沙550吨。

目前,以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沙棘企业蓬勃发展,气势如虹。近日,鄂尔多斯多家涉农企业联合发出倡议,决心在精准扶贫方面擎起一片天,利用企业独特是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通过与贫困农牧民结对帮扶,既让荒地绿起来,又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达到丘陵沟壑、荒山野坡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真正让乡土树种发挥出生态和经济效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鄂尔多斯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