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懒政怠政也是腐败

[ 作者:深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8 录入:16 ]

2015年,河南省围绕解决“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突出问题,统筹安排部署,落实“两个责任”,聚焦九大领域,深入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活动。专项治理期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理2537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996人,政纪处分602人,组织处理473人,其他处理451人;共承办国务院懒政怠政问责事项3批22起,问责108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3月25日)

当前,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仍然在“庸懒散浮拖”的懒政怠政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消极怠工,不学习、不读书、不看报,甚至不参加会议,整天混日子,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有的党员干部眼中有小利、心中无大局,把公共权力部门化。有的党员干部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工作底数不清,安心不尽心,在岗不履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应付;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形象懒散、得过且过、遇到大事、难事、棘手事,要么绕道走,要么推诿塞责,不敢迎难而上,不愿负责担当,瞻前顾后、计较得失,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开拓精神,不思进取,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四平八稳,得过且过。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事业发展,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慵懒散浮拖’行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在老百隆眼里也是腐败。因此,首先要从制度上破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充分调动、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与舞台,让“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有为”干部“有位”,让“占着位子不干事”的“无为”干部“无位”,甚至丢掉饭碗。其次,党员干部应当增强担当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承压、敢于较真、敢于担难、敢于负责,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在矛盾问题面前要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关头要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斗争;在工作中要做到不躲不绕不拖,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说大话,不讲空话,不搞形式主义。真正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感到上不愧对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与重托、下不愧对手中的俸禄,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