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按秒收费“汗血马”,“天价”事件何时休?

[ 作者:伊心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16 ]

一盘天价大虾,让青岛火了一把;一条天价鳇鱼,让哈尔滨成为焦点。如今,堪比汗血宝马的“天价马”,又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近日,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在扬子直播室接受采访时提及“天价马”:有游客在景区骑马,牌子上写着骑马1元,结果几分钟时间被收了好几百元,因为这马居然是按秒来收费的。(3月15日新浪新闻)

“天价”事件在国内早已是屡见不鲜,前几年海南的天价海鲜,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网友甚至总结出了海南宰客“六大手段”,制定了“攻略”来应对。天价海鲜余温尚在,三亚的天价厕所又再次“独领风骚”,真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让人目不暇接。那么,为何“天价”事件总是屡禁不止呢?

综合众多“天价”事件,可以发现,类似“天价”事件大多发生在景区,被宰对象多为游客。诚然,“吃一堑,长一智”,本地人在付出过挨宰的代价后,自然不会再次去光顾该商家,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约束机制,倒逼商家诚信经营,以质取胜。但是,针对游客,这种约束机制失去了效力,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今朝把钱宰到手,至于“明天你会不会来”,则不在商家的考虑范围之类,反正游客是流动的,明天又会有新的人“花钱买教训”。长此以往,“天价”事件便愈演愈烈,此消彼长。而如果本该起到制约作用的监管环节缺失或是力度不够,则会让类似事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约束机制,让“天价”事件不再重演呢?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和借鉴电商的评分模式。以各地旅游局网站为载体,建立一个商家的信用评价平台。游客在选择商家之前,先登录网站,查看商家的评分和评价,选择得分较高、评价较好的,淘汰得分较低、差评较多的;在消费时,游客会产生自己的消费体验,然后在消费结束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对商家进行评分和评价,以供后来人参考。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评分较高的商家能获得更多的客流量,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完善服务,提供给顾客更好的消费体验。而评分较低的商家要么选择诚信经营,以优质的服务挽回顾客,要么只能被市场淘汰。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也要防止商家操纵平台,篡改数据。相信有了之前百度贴吧的前车之鉴后,政府已经有了相应的举措来应对类似行为,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严格监管,严惩恶意宰客的商家。庶几如此,则“天价”事件可休矣。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