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不健康,何来致富可持续?

[ 作者:静水七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4 录入:7 ]

正值踏青季,漫步于乡间小路,抑或踩在绵延的田埂,脚下应是丛生的绿草,放眼前方,与蔚蓝天际相接的应是百花争艳,轻嗅着淡雅花香与泥土的清香,应是草绿花艳、一派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美景!而今,本是一片能够给予我们视觉和味觉盛宴的净土,却是各色垃圾遍地,异味横飞,已然失去了应有的乡间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各地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自然,农村的发展致富更不能以逐步透支“健康”为代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更要保得住“健康”,才能跑完脱贫“马拉松”后实现致富可持续,于此,我们缺口在思想意识,短板在治理行动。

首先,思想意识上需深知脱贫致富与绿水青山并非“鱼和熊掌”的关系,协调发展便兼得。引导农村发展的同时,要吸取工业发展史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做到始终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带来的的危害,时刻保持环境保护的清醒意识,在经济发展与新村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取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环境污染方面力求防患于未然。

其次,乡村健康需要“及时洗脸”和“定期体检”两不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基础设施的步伐也在跟进,乡间垃圾转运站得到合理使用并逐步发挥成效,在生活垃圾的清理与转运方面仍旧形势严峻,此时,需要“及时洗脸”使各类垃圾清理及时、分类合理、尽快转运,防止外部污染。农村环境的健康体魄,此外,对于农药、化肥等不合理的使用所产生的“内部污染”,除对群众进行农技知识宣传和引导外,应加强水质、土质重点指标监测,根据“体检报告”合理制定改善方案,始终守住土地、水源的健康底线,以此保住乡村的身强体健。

保有健康新农村,还愁致富可持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