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之路风气相助

[ 作者:骄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2 录入:王惠敏 ]

近日,富民村村支书邵平盘点村里走出的律师:取得律师资格证的已有11个,还有四个从事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们村将村里律师的照片张贴在会议展板上,并取名为“法律顾问团”。富民村位于古蔺县西北45公里开外的大寨苗族乡大山深处,与村名正好相反,富民村并不富裕,是实实在在的贫困村,有建卡贫困户126427人。但贫困并不影响富民村出人才。他们选聘七名优秀律师一对一联系七个村民小组,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富民村村民逐渐养成了有纠纷先咨询律师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免费“法律顾问团”,富民村村民更知法明理,并连续八年“零上访”。懂礼守法在富民村形成了风气,村民也尝到了知识带来的甜头并愈发重视起教育。据邵平统计,除了涌现出大量律师,富民村近几年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已有54个,还走出了36个教师。(新华网  113日)

笔者认为富民村走出贫困绝对不会太久,因为他们能够重视村民教育,形成村民间懂礼守法之风,有了这样的风气,有了人才的培养及利用,那么富民村的脱贫就能实现,而且具有长效机制。

扶贫之路不能一昧拨款,也不能有刻板效应,而是应该将创业,将人才培养及利用与本村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积极向上、带动村民自觉致富的风气,也能减少他们的懒惰和过于依赖政府的现象。而且,这样的致富之路不仅仅给村民们带来了金钱、财富或是某一项产业,而是让这个村拥有了很多人才,有了人才,那么致富之路就不会单一,产业也不会单一,这样的致富脱贫之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而不是现在有些地区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一些表面功夫。因此,形成这样一种风气,让扶贫与人才培养及利用相结合,能更有利于脱贫致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