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一把蒲扇,两个话筒,几条板凳,三五干部群众,围桌共话身边事、家国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会场;柴米油盐、社会热点皆为话题。百姓与干部面对面,有话大家说、有劲一处使——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一种根植于街道社区、被称为“东湖夜话”的基层治理模式,正成为党委政府倾听百姓呼声,开门体察民情,真心实意化民怨、解民忧的生动实践。(新华网 )
唐太宗广开言路,推贤举能才造就大唐煊赫盛世;康熙微服私访方晓民间疾苦大赦天下,繁华一时无两。为官持政者,不可不体察民情,晓畅百姓琐屑又在意之事。如今部分官员自以为为官高人一等,造成百姓关心政事无门,投诉问题无果,如何破除这种官民相处之尴尬,笔者认为,湖南长沙市芙蓉区的“东湖夜话”模式值得一试。给民众一个麦克风,广纳民意,勤于沟通解决问题,化民怨为无,官民一家亲,为建设和谐社会做最大的努力。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当关心。可现实是,民众有心陈情,却无处可消除心中疑惑。不论是政府网站的“僵尸化”,还是相关官员冷艳般地高高在上,都让百姓很难切身实际的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部分基层官员素质本身不甚其高,监察又鞭长莫及,更不想让普通百姓对自己“指手画脚”了。可基层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高楼在上,就得“地基”稳固,如何让基层政治建设真正地“接地气”接纳群众意见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所谓“大隐隐于市”、“民间出高手”,中国的平凡民众中,也不乏对政治建设颇有高见。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让政策真正地实行,要让广纳民意的运作变成切实的模式而不是作秀实在太难,部分官员如今办事全是走过场,发言尽是“假大空”,不仅做不成实事,也难以让百姓幸福。为官者既要“听”,更要敢于“做”。基层政治建设急于改革之际,“东湖夜话”模式的出现或许能让众多实干者看到希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给老百姓一个麦克风,才能道出民意,说出建议。基层政治建设不是作秀,不是官员自顾自说。只有想百姓想急百姓急,方能受到拥戴,才能让参与政事之念,扎根于官民之中,才能更好地建设及繁荣社会主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