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夏鹏余贤红)“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及家风建设。(新华网1月14日)
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家风建设确实是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带动良好党风政风社风的智慧之举。
家风正,则家兴盛。近期,中央纪委监察部公众号推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本家训《孔氏祖训箴规》和《颜氏家训》,优良‘家规家训’,形成一种向上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宋代包拯堪称古代清官典范,人称包青天。包拯对清廉极为重视,对人、对已、对家庭都要求极严,认为这是做人为官的根本。他曾写了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东墙壁面前: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在如此严格的家风之下,包氏后人谨遵祖训,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家风不治,则贪腐生。古有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霍光死后,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等,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家风不正导致腐败的例子在如今也是信手拈来,如: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郑筱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许爱民;权钱交易,攻守同盟的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斯鑫良等,都是家风不正、贪污腐化的典型案例。
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家不治何以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是建立个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廉洁齐家则是为家庭筑起抵御糖衣炮弹侵蚀的防线,良好的家风,让生长于其中的人耳濡目染,从开始便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也能在偏离航向时,被身边人拉回正确的道路。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也是清廉为官、造福一方的基础。期待良好的家风家训,让为官者不忘清廉之初心,以良好家风,带动政风社风的持续好转。
作者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