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遂宁日报报道2根近万年的乌木在四川省遂宁市琼江河畔被发现,村民第一时间将该情况上报给当地政府部门。但是近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市文物局、安居区安居镇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安居区分局3个部门相关负责人都说不归自己管。
一个普通村民发现价值不菲的乌木后,并没有为了一己私利占为己有,而是抱着避免国家资源受到损失的想法,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给当地政府部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处理。但是,这颗滚烫的心却受到了“冷遇”,近半月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处理,这2根近万年的乌木依旧在琼江边。当这位村民再回到琼江边看到这2根乌木没人管,也许他会后悔这次“热脸贴上冷屁股”的决定。
政府部门在接到报警后为什么不积极去处理,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借口敷衍?难道真的像有些网友留言说的“要是能让他们自己处理,肯定争着管!”难道政府部门在处理事情还要考量经济收益?作为公职人员,拿着国家的俸禄,勤政是起码的职业要求,可有些公职人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疏于政事,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不说,还助长了官僚主义。作为公职人员如果不把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势必淡化干群感情。所以需要好好整治这种不作为。
整治不作为不能习惯于喊口号,毛主席曾经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整顿不作为也必须体现这一点,再好的制度最终沦为稻草人,谁还会拿着规章制度当回事?
治理不作为,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刚性的约束机制,只有从干部选拔、问责、考评等各个方面,切实构建起相应的制度体系,并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形成治理不作为的长效机制,继而为勤政、务实、清廉、高效的机关作风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治理不作为,要敢于动真碰硬。治理不作为不是挠痒痒,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必须出实招、下猛药,动真格、求实效。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涉及什么人就惩治什么人,决不能以老好人思想,掩饰问题、回避矛盾。同时,还要大胆把裁判权交给群众,让管理服务对象来监督管理者,使权力真正行使在阳光下。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治懒的目标,并促使党政干部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确理念。
治理不作为,还需要群策群力。不作为的治理,不能只是某一部门的专项工作,必须使之普遍化、常态化。要把作风建设的具体任务,纳入到各个部门、贯穿于各项工作,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分析问题,就地解决问题。
真心希望,相关部门在面对群众的热情,应该积极介入,主动作为,不要凉了群众那颗滚烫的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