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公务员“吐槽”是有理在先

[ 作者:奇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10 录入:吴玲香 ]

8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度社会评价征集意见建议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包括:基层干部评议的意见建议、定点帮扶满意度评议收集的意见建议、热点难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反馈问题整改专项评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2018年8月9日《广西日报》)

从公布的《方案》中不难看到,基层公务员在给自治区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中,从大小会议和各类检查材料过多,到任务下达时间和办结时限过急等方面大倒“苦水”。也许有人会说,公务员端着“铁饭碗”,上班就是坐在空调房里喝茶聊天看报纸,甚至于玩手机,“吐槽”纯属“娇情”;其实,不然。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笔者接触并认识很多的公务员,尤其是基层的年轻公务员,他们可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大多数时间不仅不能在空调房里待着,还得像打仗似地在各机关、社区甚至乡镇、村社来回跑;即使待在办公室,那也没有吹着空调聊天看报纸那样的闲情逸致,而是加班加点地写材料、填表格。所以,基层公务员“吐槽”并非是无病呻吟似的“娇情”,而是有理在先。

记得前不久,有乡镇公务员就曾“抱怨”,工作都被各类手机APP绑定,为了加入不同的微信工作群,包里整天装着四、五部手机。更有甚者,为了落实所谓的“痕迹管理”,扶贫干部到帮扶对象家中不是急于了解情况、寻找对策,而是先同帮扶对象合影,然后再找手机信号、找GPS信号,在手机扶贫APP上签到并上传帮扶日志和照片。殊不知,无论是手机APP也好,“痕迹管理”也罢,利用的好可以对工作起到督促和推动作用;可一旦过于刻板,就成了“形式主义”,既增加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量,效果也容易被表象所掩盖。

还有各类上报材料、表格以及为“应付”上级检查所需的材料等,也让很多基层公务员不堪重负。加上还不能落下的各类创建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使得基层公务员不得不面对“多线作战”,致使其不得不“白+黑、五+二”地连轴转。这对于基层公务员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毕竟刻板的工作要求会阻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禁锢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于繁重的工作也容易导致其因身心疲惫而丧失进取的激情。

所以,从长远计,为基层公务员减负、放权已迫在眉睫。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有效减少各类可有可无的上报材料、表格等,尤其是应杜绝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重复报送和多头报送;二是对基层的各类检查要注重内容而非形式、看实效而非表象;三是在解决具体工作问题时,多让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年轻公务员自己拿主意、想办法,使其在解决实际工作难题中不断磨练和成长。

(作者住址:四川省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