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名村支书说,过去农村建设主要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完成,但如今想给一些贫困户盖房子,要17个部门的审批手续,盖个厕所也要招投标,导致农民自家门口的活自己却干不了。“去年隔壁村的村民跑我们这儿干,我们再跑隔壁村干,5万元的工程还要被包工头赚走1万元。”(新华网 07-12)
今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然而现行乡村管理的相关制度也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在“放管服”改革中释放乡村振兴的红利,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合力。
乡村振兴需要综合给力。农村工作一词看视单纯,但农村建设是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国土、城建、农林水等各部门,制约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推进。因而要结合“放管服”改革中,有效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为国土地等涉农部门在乡镇都设立有派出机构,把他们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农村建设项目的审批实行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对需要请示上级审批的事项,在线上运行,以审批机构的“多跑路”,让基层干部或群众只跑一次变为现实,最大限度地提升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激情。
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由于国土、城建等部门,为了保证自身不触碰红线,像交通警察一样,各管一段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基层干部在实施应急项目或推进其它项目建设中,履行了一个部门的职能很可能触碰另一个部门的红线,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刺伤了基层干部的激情,故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因而在推进农村项目建设中,乡镇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国土、城建、农林水等职能部门,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协调处理用地、环保、林地保护中的系列问题,调动基层干部率领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需要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因而要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放管服”改革工作,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组织涉农部门到农村群众中问计,梳理束缚农村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中央的政策措逐一整改,既在破除管理城市的思维建设农村项目,又要在创新落实中央政策的机制,在完善招投标制度中,简政、放权、降费释放改革的红利,既雪中送碳,更要景上添花,为农业农村工作助力。
乡村振兴也要创新干部的考核方式。因而要把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干部考核方式与群众打分结合起来,既促进基层干部在“放管服”改革中建言献策,又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带领群众把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壮大致富增收的新产业,聚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