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要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聚力

[ 作者:宜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09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月6日,人民网)

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在实现五个振兴中,推进“三农”工作的升级,再次为广大基层干部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重点是人才培育。乡村振兴战役稳步推进中,暴露出基层班子缺乏领军人才、致富缺乏技能人才、增收缺乏带动人才。因而要抓住这个重点,依据现有基层班子把提能培训与拓宽选人用人相结合,采取上派、选能等方式,为支部班子注入新鲜力量,筑牢乡村振兴的桥头堡。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人才,加大乡土人才的培训,在一线服务中培育产业发展的技能大军;加大种养殖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强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辐射力度,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乡村振兴的短板。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要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政策、项目资金打捆使用,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依靠群众的力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以党员为先锋,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在依据地方特色中维修改造危房,配套厨、卫等设施,实现人畜分离,提振群众的精气神。同时把美化与绿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宜居乡村的独特风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从而破解投资不足的困境。

产业要在转型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产业发展不足是明显的弱项,因为乡村 产业发展不仅受到地域的限制,也受到市场的制约,加之产业链不长,增产不增收成为了群众心中的痛。因而要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中,要运用绿水青山的优势,依靠科技的力量,以基地+农户的方式,利用广大的林地,发展立体种养殖,连片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土”品牌,在线上线上销售中增加群众的收入。围绕基地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不断注入文创、休闲、养生等元素,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新型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增强对城镇居民的吸引力,从而增强群众持续发展产业的动力。

(作者地址:盐亭县茶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