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新网四川报道,四川江安县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和竹文化,创新做“竹”文章,将把竹作为城市主要景观,且总投资近2亿元的长江竹岛、小坝湿地公园现已正式开工建设,800亩竹岛将在2019年春节前亮相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等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这为四川各地大力发展竹产业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竹产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乡村振兴大可借“竹”产业的“东风”。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与树木一样有着固碳、释氧能力,对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且竹子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即可年年出笋、年年成林、年年砍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大力倡导这样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环境下,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完美融合的有效途径。
但是我国竹产业发展存在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竹旅游发展缓慢等。要借好“竹”产业的“东风”,就要解决这些制约发展的问题。
面对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可着眼原料利用链,根据各地竹品种结构、竹原料年可采伐量,以及当前竹工业企业现状和今后竹工业和竹林旅游发展对竹原料的需求,分析研究竹工业品生产的容纳能力及增速,形成完整、合理、具有前瞻性的竹原材料种植和利用总体规划,改造和调整不合理的竹林结构,从而从源头引领竹产业科学发展。
化解竹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可依托“高科技竹工业企业”,引进“以竹代木”的家具、“以竹代陶”的竹罐、“以竹代钢”的餐具等产品发展潜力大,通过技改等措施能够提高竹产品附加值的大型企业,着力通过政策、资金等扶持使其做强做大成为竹产业龙头,借助其较为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作后盾,发挥引领作用。
加快竹旅游发展。可以通过收集挖掘整理与“竹”相关民俗文化,形成竹艺术品展览馆、体验场地;设置竹炭及其衍生品、竹纤维制品等现代高科技产品展览馆,在“听觉和视觉”上吸引游客。同时,还可探索将集中和分散的房子全部装修成以竹为题材,道路和餐饮、食宿、休憩等场所“含竹、古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返古”上吸引游客。
各地做好“竹”产业这篇大文章,以此“东风”推动形成“一产促二产,二产带一产,一产又催生三产”的联动发展格局,定能更快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