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拓宽人才培育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 作者:蜀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30 录入:吴玲香 ]

5年多来,“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共培养大学生4万余名,为贫困县培养1.3万名农村实用型人才。江西农大累计培养学员1.2万余人,其中创业人员5121人,致富带头人4511人,40%以上学员成为村两委干部。(05月28日 人民网)

如何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问题,江西采取定向招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7类人才,以大专与本科相结合的办法,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实用人才,成为了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力军,其经验值得推广。

人才缺乏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城乡二元结构在着力破解,然而其差距成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障碍;加之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紧缺,乡村实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农村招引人才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破解,在农业产业的培育中新型科技推广困难。农民固化传统产业模式,对新生事物接受难,故而出现了传统产业在受到市场制约中,形成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无法形成持续增收的路径,致使一些贫困地区在脱贫后,出现了巩固脱贫成果难,因而培育农民致富增收产业,需要突破人才困境。

人才培育需要创新机制。虽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了招引人才的措施办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难以长久留住人才。要破解农业生产的急需人才还得创新机制,江西人才培养办法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农业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为平台,面向农村三职干部、优秀青年等群体招生,以财政支持的形式开展在职学习;同时聘请农业农村经验丰富专家担任教师,为学员编制了11套“量身定制”的教材供选择,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提升了学习兴趣,经考试合格颁布国家已承认的大、中专学历。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于乡村,既有立足农村发展的宏愿,又有自己发展的产业,故而在带领一方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服务作用。

乡村振兴要突破人才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山东代表团的讨论时,提出了五个振兴的论断,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振兴。在实现乡村振兴“20字方略”,人才也是重要的一环。作为基层组织,要借鉴江西的经验,利用好农大、广播电视大学等平台,聘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利用互联网+构建远程教育平台,让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展技能,开拓眼界,丰富头脑,掌握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技能,破解产业振兴的各类难题,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把家乡的好生态变成好生易。

(作者地址:盐亭县金鸡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